就在各方争执不下之际,英国首相斯塔默首次明确表态,愿意在必要时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要当乌克兰的“靠山”,随后多个欧洲国家纷纷响应支持。
这一系列外交动作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前不久,在国际社会的瞩目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次通话,双方同意就结束乌克兰冲突展开对话。
通话结束后不久,美国政府便确认将派出一个由多位重量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沙特,与俄方进行面对面会谈。
消息一出,全球外交圈震动。
2月17日,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为首的美方代表团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代表团成员还包括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也派出了以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为首的高级代表团。
双方将于18日在利雅得展开会谈,标志着这将是美俄高层官员首次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面对面的高级别会谈。
可这场即将举行的美俄会谈,却让欧洲盟友和乌克兰方面感到措手不及,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作为冲突的直接当事方,乌克兰竟然没有被邀请参加此次谈判。
不仅如此,欧洲国家也被排除在外,这引发了欧洲多国的强烈不满。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泽连斯基对美俄即将举行的单边会谈发出了尖锐警告。
他在2月15日的演讲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忧虑,称这种排除乌克兰的谈判方式将带来严重隐患。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泽连斯基更是直言不讳地揭示了克里姆林宫可能的策略,认为莫斯科方面试图利用这次对话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他反复强调,任何关于乌克兰未来的决策都必须有基辅方面的参与,同时也呼吁欧洲盟友们认清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就在泽连斯基发出警告的第二天,英国政坛便传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斯塔默首相一反英国此前的谨慎立场,在《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署名文章。
文章宣布了英国对乌克兰安全的最新承诺,不仅重申了此前每年300亿英镑的军事援助计划,更首次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案——英国军队可能直接参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行动。
这一表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这是英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可能向乌克兰派遣军事力量。
斯塔默的这一声明,标志着英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这是英国领导人首次明确表达了愿意向乌克兰派兵的立场。
紧接着,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月17日在巴黎爱丽舍宫紧急召集欧洲多国领导人会晤。
这次会议的规格极高,参会者包括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波兰总理图斯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荷兰首相斯霍夫、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等八国领导人。
同时,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北约秘书长吕特也应邀出席。
据马克龙的一名顾问透露,此次会议将重点讨论欧洲能够向乌克兰提供哪些具体安全保障,其中包括可能派遣军队的问题。
在这场紧急会议中,法国、英国等国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方案。
法国外长巴罗透露,目前正在讨论的派兵计划可能包括法国、英国和波兰的军队,这三个国家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而根据一份近日曝光的方案显示,在俄乌和平协议签署后,欧洲国家的军队将驻守在和平协议中确立的前线之外。
据军事专家分析,如果这一方案要发挥实际作用,维和部队的规模预计至少需要达到10万人。
据德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没有美国参与,德方将反对派兵乌克兰。
波兰总理图斯克也表示,虽然该国准备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后勤、财政、人道主义和军事支持,但不打算在乌克兰境内部署波兰军队。
与此同时在另一条战线上,泽连斯基也在忙碌,展开了一系列外交行动。
2月16日至17日,他携夫人抵达阿联酋进行正式访问,并计划随后前往沙特和土耳其。
虽然泽连斯基强调此行与美俄会谈无关,称这些访问都是事先商定的,但外界普遍认为这绝非巧合。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选择与俄罗斯直接对话,将欧洲和乌克兰排除在外?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特朗普政府此举显然是对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承认当前局势的复杂性,他指出,各方都有自身的立场和考量需要协调。
这一表态令欧洲各国倍感焦虑,他们担心被排除在和平进程之外,因此试图通过派兵方案重获话语权。
他强调,欧洲必须展现出非常强大的力量,为乌克兰问题拿出欧洲的安全计划,而不仅仅是争取坐上谈判桌。
乌克兰当前的处境不容乐观,泽连斯基近期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坦承。
因此,他们不得不寻求通过外交手段和合作伙伴来实现目标。
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必须至少撤至2022年2月冲突爆发前的边界,同时他也多次强调,绝不会接受任何未经乌克兰参与的协议。
好在现在抛开美国,他也有了自己的新靠山,乌克兰与英国早在1月16日就在基辅签署了为期100年的全面伙伴关系协议。
同时,英国军方领导人还强调,这项投资将推动政府经济增长。
目前,欧洲多国已经初步同意考虑派兵方案,但具体细节仍在商议中。
与此同时,美俄双方的会谈即将展开,但最终结果仍未可知。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弈中,各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积极谋划,局势发展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