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关养老金的大事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就是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第二个就是养老金的调整,第三个就是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毫无疑问,延迟退休政策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和年限,它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自愿和弹性。随着弹性实施暂行办法的出炉,参保职工可以供选择的退休空间大大增加,不仅最多可以提前3年退休,还可以选择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延后3年退休,这与延迟退休年龄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男职工最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3岁,也就是延长了3岁,根据弹性退休规则,如果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3岁,那么其可以与单位协商继续延长退休时间,最长再次延长3年,也就是66岁退休,问题来了,参保职工与单位能协议延长退休时间3次吗?一起看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99baebb91dcaacd7f79c98e16d12aa.jpg)
关于延迟退休和弹性规则,人社部已经定调了,不仅延长退休年龄,还增加最低缴费年限,从2025年开始,到2039年结束,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3岁,女职工延长到55岁或者58岁,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增加到20年,具体哪些人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到哪个年龄,大家可以参照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进行查找,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延长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不一样。
另外,延长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并不是刚性的,而是弹性的,这是它的亮点,这就意味着参保职工不一定非要在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可以按照弹性退休规则,选择提前或者延后退休,最早和最晚的时间有6年的差距。比如某单位男职工,原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法定退休年龄为63岁,此时男职工可以选择在63岁退休,也可也选择在60岁退休,还可以选择在66岁退休,向前提前退休,需要在退休年龄至少前3个月书面告知单位,向后延后退休,需要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1个月与单位达成书面协议,确定延长退休时间和退休年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966be6ed50eb711190f005c9d75461.jpg)
延后退休后,职工如果不想继续延长退休时间了,可以与单位重新协商,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比如某职工与单位协商后,计划在65岁退休,但是过一段时间后,该职工希望在64岁退休,此时可以与单位协商,终止原来的退休协议,按照64岁的年龄退休。但是,如果该职工在达到65岁后,想继续延长退休时间,比如从65岁延长到66岁,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弹性退休的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延长退休时间确定后,不允许再继续延长退休时间。也就是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的延长退休时间只能延长1次,不可能延长3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27f31325c16d8e14be159cb4517c93.jpg)
弹性退休已经开始实施,既允许提前退休,也允许延后退休,提前和延长的最长时间都是3年,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职工与单位协商延长退休时间后,不能再继续延长退休时间。因此职工在与单位协商延长退休时间时一定要提前考虑清楚,宁愿把协议退休时间延长多一点,也不能延长太短,否则希望再次延长退休时间是不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