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一件事物,中国文化当中本来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西方也有“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从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理论”来看,阅读本身并不只有一种方法或状态,每一位读者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阅读,而不必在乎别人的观点。
在之前的《如何读书》系列文章当中,我曾经谈到过现在的很多图书都喜欢“名人推荐”的促销手段——而作为读者,名人推荐与否其实和我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纵然推荐这本图书的名人是我所喜欢的明星——这也不代表他们的阅读习惯与喜好的书籍同样也是我的习惯与我喜欢的书籍。
且不要说一本书籍了,即便是一首古诗,可能白话文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按说,作者在创作这首古诗时的思路应该是“单一”的,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人进行白话文翻译时会有不同的解读呢?很多古代典籍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正是因为后人的理解不同,才出现了各个分支流派——就拿“红学”来说,如果所有的研究者真的都做到了“读懂作者”,那么有关《红楼梦》研究的书籍应该都是一个脉络才对,而现在就一个细节也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只能说明:研究者都站在了“以为自己读懂了作者”的立场上。
对于一本书籍,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它的创作年代、社会背景、作者经历……等等,但是却真的没必要以“读懂作者”作为标准或要求。一个老师按照同一本教材教出来的学生还会出现“学识有高下”的情况,大家出于休闲而去读的书籍,怎么能够“要求”众多读者的认知是统一的呢?
互联网的发达,好的一面是让每一个上网的人可以接触到很多信息,而不好的一面,恰恰也是这个。如果我们总是接触到有关“需要读懂作者,才能理解书籍”的言论,那么很可能就会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特别是现在一些面向青少年教育的言论,如果不去仔细斟酌,难免会在接受信息时出现“盲听盲信”或者“偏听偏信”的状况。
读书,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选择”,我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同时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读书的方法、可以选择自己想要阅读效果。以阅读小说为例,对于有些武侠小说,我想要看的就是作者笔下武林高手打斗的场景,辅以自己的想象,我会觉得沉浸在这种高手比武、华山论剑的场景当中是一种享受;但同样是武侠小说,对于有的小说我则非常关心某一个角色的命运,想知道他是否可以识破各种阴谋诡计,最终大仇得报。在享受于我所关注的内容的时候,我并不确定作者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不是这些,其实我也不在意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怎样的,因为我读书,是想获得我想要获得快乐。
读一些有关管理学、市场学的书籍,我也会很主观地选择“自己想读的”。对于这些书籍,我很有可能跳过那些作者花了很多笔墨但是我却觉得没有什么价值的章节,而只是直接去读我认为对自己有吸引力的部分,这种方式未必是“对所有人都正确”的阅读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真的适合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的阅读效率和学习效率。
实际上对于这篇文章也是如此,我写下这些文字,肯定有我的写作意图,但是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所体会到的是否和我的创作动机相同,这真的不是我能够掌控的,所以,为什么不“随意就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