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6-10 万元级别的纯电小型车成为许多首次购车者的优选项。吉利星愿 2025 款 UP 410km 探索 + 版(以下简称 “星愿”)和比亚迪海鸥 2025 款智驾版 405km 飞翔版(以下简称 “海鸥”)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配置,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热门车型。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我将结合用户口碑以及个人试驾体验,从外观、内饰、空间、动力、智能化和安全六个维度对这两款车进行深度对比,并为首次购买电车的朋友提供选购建议和注意事项。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这两款车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 “第一辆电车”。


一、外观:可爱与犀利的风格对决星愿的外观设计主打 “萌系” 风格,圆润的车身线条搭配冰莓粉、罗勒青等双拼配色,仿佛一颗 “会跑的棉花糖”。封闭式前脸和三角形大灯营造出亲和力,副驾驶的化妆镜设计和 256 色氛围灯明显迎合女性用户的需求。试驾时,我发现星愿的透明尾灯和隐藏式门把手让整车看起来精致且高级,尤其在夜间灯光效果下,回头率颇高。

海鸥则走 “奶凶” 路线,尖锐的车鼻和四边形大灯组搭配梯形下格栅,显得更有攻击性。悬浮式车顶和半隐藏门把手增添了几分科技感,整体风格偏年轻运动。海鸥的海洋美学设计在细节上更简约,比如贯穿式尾灯辨识度高,但在颜色选择上略显保守,缺乏星愿那种跳脱的个性。

个人观点:星愿的外观更适合追求可爱、时尚的年轻女性或家庭用户,尤其是双拼色车身在街头非常吸睛。海鸥则更中性,适合喜欢简约科技感的用户。如果你的用车场景偏向城市代步,且希望车子能展现个性,星愿的外观可能更打动你。但如果你偏好低调且运动化的设计,海鸥会是不错的选择。两款车的外观设计各有特色,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二、内饰: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平衡星愿的内饰以 14.6 英寸 2K 中控大屏为核心,搭载 Flyme Auto 车机系统,操作流畅度较高,能够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双区语音交互、华为 HiCar/Carlink 互联以及 750 版高德地图(带红绿灯倒计时)让车机体验非常友好。试驾时,我特别喜欢它的 “无界空间” 设计,手机应用可无缝流转到车机,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娱乐功能一应俱全。不过,白色内饰虽然看起来温馨,但确实不耐脏,车主反馈需要经常清洁。

海鸥的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10.1 英寸旋转屏搭载 DiLink 系统,功能丰富且支持智能语音交互。内饰材质以实用为主,做工扎实,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也表现不错。不过,与星愿相比,海鸥内饰的科技氛围稍逊一筹,塑料感稍强,中控屏响应速度不错,但语音交互偶有延迟,且不支持 CarPlay 对部分用户来说不太友好。

个人观点:星愿的内饰在科技感和流畅度上更让人舒适,尤其是大屏和 Flyme Auto 系统对数码爱好者非常有吸引力。但白色内饰的维护成本较高,建议选择深色内饰或做好清洁准备。海鸥的内饰更偏实用,适合不太追求科技感的务实派。如果你日常依赖车机娱乐或手机互联,星愿会更对胃口;若更看重耐用性和简单操作,海鸥的内饰也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两款车的内饰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
三、空间:A0 级车中的 “空间魔法师”星愿的车身尺寸为 4135×1805×1570mm,轴距 2650mm,空间表现堪称 A0 级标杆。后排腿部空间约两拳,横向宽度 1450mm,配合纯平地板,中间乘客也能舒适乘坐。前备箱 70L、后备箱 375-1320L(支持后排座椅放倒),加上 36 处储物格,实用性非常强。试驾时,我将一个 28 寸行李箱轻松放入后备箱,还能放下几个背包,空间表现令人惊喜。



海鸥的车身尺寸为 3780×1715×1540mm,轴距 2500mm,空间相对紧凑。后排腿部空间仅一拳半,后备箱常规容积 930L,适合日常代步但拓展性有限。海鸥采用 4 座布局,相比星愿的 5 座设计在家庭场景下的实用性稍显不足。


个人观点:星愿的空间优势非常明显,尤其是 5 座布局和超大储物空间适合二胎家庭或经常载物的用户。海鸥更适合单人或两人出行,空间紧凑但城市停车更灵活。如果你的用车需求包括接送家人或短途旅行,星愿的空间表现会让你更省心;若主要用于个人通勤,海鸥的紧凑设计也够用。两款车在空间方面的定位不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四、动力:操控乐趣与日常通勤的平衡星愿采用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 85kW(116 马力),0-50km/h 加速 3.9 秒,最高车速 140km/h。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搭配 205mm 宽胎,麋鹿测试速度达 75km/h,操控性在同级中名列前茅。试驾时,星愿的电门响应灵敏,转向轻盈,过弯时底盘支撑性很好,驾驶乐趣超出预期。续航方面,410km(CLTC)搭配宁德时代电池,实测城市续航达成率约 91%,30%-80% 快充仅需 21 分钟。


海鸥搭载前置单电机,最大功率 55kW(75 马力),最高车速 130km/h,悬架为前麦弗逊 + 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动力输出偏线性,适合平稳驾驶,但在复杂路况下底盘稳定性稍逊。海鸥的 405km(CLTC)续航采用刀片电池,冬季续航达成率较高(华北地区 74.9%),但快充时间需 30 分钟。


个人观点:星愿的动力和操控性更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尤其后驱 + 多连杆悬架让它在弯道中表现得游刃有余。海鸥的动力偏保守,但刀片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更稳定,适合北方用户。如果你在南方城市且喜欢开快车,星愿的动力会让你更有激情;若在北方且追求省心耐用,海鸥的电池技术更可靠。两款车在动力和续航方面各有优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五、智能化:科技与实用的分水岭星愿的智能化是其核心卖点之一。Flyme Auto 系统支持云端应用上传、360° 全景影像、540° 透明底盘以及 L2 级辅助驾驶(包括 ACC 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语音控制反应迅速,“可见即可说” 的功能在实际使用中非常方便。露营模式(外放电、车外扬声器、车载热点)也为户外场景加分。


海鸥的智能化以 DiLink 系统为核心,支持智能语音、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高配车型配备 L2 级智驾(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等)。不过,语音交互偶有延迟,且车机生态相对封闭,娱乐功能不如星愿丰富。


个人观点:星愿的智能化配置更全面,尤其 Flyme Auto 的开放性和流畅度对年轻用户很有吸引力,L2 级辅助驾驶在高速上也能减轻疲劳。海鸥的智驾功能更偏实用,适合对科技要求不高的用户。如果你热衷于车机娱乐和智能辅助,星愿无疑更香;若只追求基础智能,海鸥也能满足需求。两款车在智能化方面的差异较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对科技配置的需求进行选择。
六、安全:细节决定安心星愿配备 6 个安全气囊、360° 全景影像、透明底盘、AEB 自动紧急制动、LDW 车道偏离预警等,安全配置较为全面。宁德时代电池搭配神盾电池技术,充电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保障。试驾时,星愿的主动制动在模拟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令人安心。

海鸥在安全配置上也不逊色,配备前后排头部气帘、ABS 防抱死、车身稳定控制等,中高配车型还有自动驻车和倒车影像。刀片电池以耐低温和高安全性著称,适合极端天气。

个人观点:两车在安全性上各有千秋,星愿的主动安全配置更丰富,适合新手司机;海鸥的被动安全和电池可靠性更适合北方用户。无论选择哪款,建议试驾时重点体验主动安全功能的灵敏度,确保符合个人驾驶习惯。两款车都在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保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经验和需求进行选择。
选购推荐综合对比,吉利星愿 2025 款 UP 410km 探索 + 版在空间、动力、智能化和操控性上更具优势,指导价 9.88 万元。在实际购车过程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一些地区有 5 万 24 期 0 息和置换补贴等优惠,实际成交价约在 8.5-9 万元左右。它适合追求科技感、驾驶乐趣和空间的二胎家庭或年轻用户。
比亚迪海鸥 2025 款智驾版 405km 飞翔版指导价 8.58 万元,在实际购车时也会有一定的优惠,实际成交价约 8 万元左右。凭借刀片电池的稳定性和品牌口碑,更适合北方用户或预算有限的务实派。


推荐星愿的理由:星愿的越级配置(大屏、多连杆悬架、L2 级智驾)和超大空间让它在 6-10 万元级纯电小车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适合南方城市用户和女性车主。实测续航达成率 91% 也足以应对跨城通勤。推荐海鸥的场景:如果你在北方地区,预算严格控制在 8 万元以内,且更看重电池耐用性和品牌可靠性,海鸥是更保守但稳妥的选择。同时,海鸥的紧凑车身在城市停车也更加方便。首次购买电车的注意事项
明确用车需求:根据通勤距离、家庭人数和停车环境选择续航和车身尺寸。星愿和海鸥的 410km/405km 续航适合城市代步,但长途旅行需规划充电站。试驾是关键:电车的加速和操控感与燃油车差异较大,建议试驾星愿和海鸥,感受电门响应、悬架舒适度和车机流畅度。
充电条件:确认家附近或工作场所是否有充电桩。星愿快充 21 分钟(30%-80%)更高效,但海鸥的刀片电池在低温下更稳定。
预算与优惠:关注终端优惠和地方补贴。星愿部分地区有金融政策和置换补贴等优惠,海鸥在实际购车时也会有一定的价格优惠,购车前多咨询 4S 店,了解不同车型的实际成交价和优惠情况。
维护成本:电车维护成本低于燃油车,但电池衰减和保险费用需考虑。建议选择宁德时代(星愿)或刀片电池(海鸥)这样的大厂电池,以保证电池的质量和稳定性。
安全与保险:新手司机应优先选择配备 L2 级智驾和全景影像的车型,星愿在这方面更友好。同时,购买电车专属保险以覆盖电池风险。


总结来看:吉利星愿和比亚迪海鸥各有千秋,星愿以越级配置和操控乐趣取胜,适合追求科技感和空间的年轻用户;海鸥凭借刀片电池和品牌口碑,适合务实派和北方用户。作为首次购车的你,建议根据预算、用车场景和个人喜好,在试驾后做出选择。无论选哪款,这两台车都能为你的电车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希望我的分享能帮你找到心仪的座驾,开启美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