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车展于 4 月 23 日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与新能源化的重要展示舞台,本届车展以 “拥抱创新,共赢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近千家企业参展。在众多首发新车中,本田 “烨” 品牌“GT”车型以其独特的设计与技术特点,成为现场备受关注的车型之一。作为一名车展现场的观察者,以下是我对烨 GT 车型的真实体验与客观分析,力求从用户视角分享这款新车的特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烨 GT 的外观设计延续了本田 “一触未来” 的理念,整体造型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车身线条凌厉,呈现出低趴的溜背姿态,前脸采用锐利的 LED 灯组与极简风格的封闭式格栅,体现了电动车的属性。车侧的流线型设计搭配隐藏式门把手,营造出较强的运动感,而尾部的贯穿式尾灯与空气动力学尾翼进一步强调了其旗舰定位。相比概念车,量产版 GT 在细节上有所调整,例如轮毂设计更注重实用,但整体仍保留了概念车的未来感。

现场近距离观察,GT 的车漆质感较好,尤其是展出的红黑配色版本,搭配赛车风格的红色刹车卡钳,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然而,溜背造型虽然动感,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对后排头部空间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点需要在后续试驾中进一步验证。另外,前脸设计虽然犀利,但与一些竞品相比,辨识度方面存在提升空间,独特的记忆点相对较少。

步入 GT 的内饰,给人一种科技与运动兼具的驾驶舱氛围。烨 GT 主打 “双时空智享座舱”,通过差异化设计为驾驶员与副驾提供个性化体验。方向盘采用赛车风格,握感较为紧实,搭配全液晶仪表盘与 HUD 抬头显示,信息呈现较为清晰直观。副驾一侧配备了独立的娱乐屏幕,支持视频、游戏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红黑配色的内饰用料较为扎实,皮质包裹与金属饰条的搭配提升了内饰的质感。

智能化是 GT 的一个重要特点。车辆搭载了华为智能座舱与科大讯飞语音系统,在现场体验中,语音交互响应速度较快,指令识别较为准确,语音控制空调、导航等功能表现流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需求。此外,GT 还接入了 DeepSeek 的 AI 大模型,据官方介绍,这套 AI 系统能提供更自然的对话体验和智能化的行车建议,但现场展示的 AI 功能相对基础,其实际效果需要在上市后进一步验证。

作为本田烨品牌的旗舰车型,GT 在性能与智能化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官方表示,GT 融合了本田的运动基因与先进的电驱技术,搭载宁德时代提供的动力电池,预计续航里程在 500-600 公里之间(具体数据尚未公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GT 支持快充,30 分钟可充至 80%,这在长途出行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在智能驾驶方面,GT 采用了 Momenta 的量产辅助驾驶技术,支持 L2 + 级自动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与一些新势力品牌的 L3 级方案相比,GT 的智驾系统相对保守,但 Momenta 的算法以稳定性著称,对于注重安全性的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由于现场无法体验智驾功能,其实际表现还需要后续测试来确定。
不足与期待烨 GT 在设计与科技方面有不少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地方。首先,溜背造型可能会影响后排空间,在满足家庭使用的实用性方面可能不如传统 SUV。其次,内饰的副驾屏幕虽然有创新,但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对副驾乘客的舒适性产生影响,例如可能会出现眩晕感。此外,GT 的上市时间与具体售价尚未公布,考虑到其旗舰定位,价格可能相对较高,其市场竞争力将受到定价策略的较大影响。

总结:本田烨GT作为 2025 上海车展的一款车型,以其前卫的设计、丰富的科技配置和运动化的定位,展示了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无论是外观的运动造型,还是内饰的智能化体验,烨GT 都有一定的亮点。然而,空间实用性与智驾系统的实际表现,还需要在上市后的深入体验中进行评估。对于追求个性与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田烨GT是一款值得关注的新车,但其市场表现还需要看本田如何在性能、价格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