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8d21d08c9e88b6d5d1afa17797e3ba.png)
李自成,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据说是党项王族拓跋氏(因唐末出兵镇压黄巢有功,李唐皇帝赐姓李)后裔,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率众起事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中下层贫苦农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戴,当时农军所经之地,人们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相率投军,队伍发展迅速,不久便攻破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但由于农民领袖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对当时天下大势的错误判断以及被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精锐尽失,进京仅一个多月便仓惶出走,随后在清军和吴三桂军的死命追击下,屡战屡败,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就这样结束了。
史载,兵败陕西后,李自成放弃西安,率大顺军余部匆匆南撤,途中遭遇清军围追堵截,屡遭挫败,后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在通城(一说通山)九宫山的一场混战中不知所踪,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8972bc100a5f21370466091cb81eda.jpg)
这个说法来自当时的满清宗室名将爱新觉罗·阿济格,他也是在九宫山区大破李自成军重要将领之一,他对李自成之死是这样解释的:
“李自成逃走时,跟随士兵仅余二十人左右,在九宫山被山民围困,不得脱,然后自缢而死”。
阿济格还在呈给清廷的奏疏中说 “天热,尸朽莫辨,臣正在访察甄别”(铁马冰河wu)。南明总督何腾蛟在呈给唐王的奏疏中也有类似说辞。可以明显看出,两人都没在现场,均为听别人所说,因此,此事还不能盖棺定论。
李自成出身贫寒,而且有勇有谋,胆略过人,不可能被一群乡民所杀。况且阿济格、何腾蛟并非亲眼所见,均为道听途说,所以不足为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1db08592c41b5350dc558bd0c2eaf4.jpg)
明末清初文人吴伟业纂述的私家笔记《绥寇纪略》中有关李自成兵败九宫山的记述:
“至九宫山,独自上山谒元帝庙,疲极睡去,(当地山民误以为是盗首,用铁铲)“碎其首”而亡”。
而费密的《荒书》也有如下记述:
“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牛迹岭,突遭山民围攻,十八骑被杀,李自成和山民程九伯搏斗,被九伯外甥金一柏用铁器从背后袭击致死 ” 。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3d51135ae04b8abcd92dd3a0d5d29b.jpg)
清初澧州知州何璘对历史感兴趣,曾经仔细考察过李自成的结局之谜,他率先否定了清廷关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说法,他认为那只是李自成使出的障眼法并趁机金蝉脱壳而已,他在其著述《李自成传》中称,死于九宫山的只是自成替身某某,他本人兵败后趁乱南逃,后辗转逃至湖湘石门夹山灵泉寺剃度为僧,法名奉天玉大和尚。因李自成曾自称是奉天倡义大元帅,故名。
而且何璘还亲自前去考察过,说他见到一位操着浓郁陕北方言 、自称曾侍奉过奉天玉和尚的老僧,而且他还保存着奉天玉大和尚的画像,据说画中人物与史书中描述的闯王形象极为酷似。但也有明显漏洞:史载,李自成打开封时曾被明将陈永福射瞎一只眼,史料中有他“眇 一目”的记载 ,蔑称他为“瞎贼”,可何璘描述的老和尚画像“双目炯炯”,明显对不上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ab3dd6b0967f67a75e620b036b7996.jpg)
李自成作为一代农民起义领袖,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尽九死一生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其实他大有机会改写历史的,但他在关键时刻出现了一连串决策失误,遂将胜利果实拱手“送” 给了满清,他自己也在最关键时刻失联。由于关于李自成的许多历史文献都已散失殆尽,所以后世很难真实地窥见当时的真实情况,对这位将大明搅得天翻地覆的农民英雄最终的归宿亦不得而知。因此,关于李自成失败后的结局至今还是一桩历史疑案,有待后人去解谜。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自成的最终归宿更难找到答案, 或许只能是千古之谜、抑或万古之谜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7db923b5dca45ab2b1d8a2aec6c7f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76ae3504dddc02c9c61a7533a3ab95.jpg)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