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世界,饮食男女,总有一款与你形影相随的欲念,不放弃,不抛弃。这便是:信仰。
“信”,指信奉;“仰”,指敬畏。信徒,时下称作“粉丝”;信众,即“粉团”。这类似于三观大礼包,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自我追求、自我企盼、自我安慰,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信仰在于追求,拥抱信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诸如:布尔什维克追求解放全人类,为真理而斗争;科学家追求揭秘自然界的奥秘,基督徒追求死后进天堂,伊斯兰教信奉神的意旨,阿弥陀佛相信涅磐;又如:医生崇尚救死扶伤为天职,敬佑生命;股民追求手中有股,心中无股;吃货追求色香味形,五味调和;广场舞大妈追求夕阳红,永葆青春,等等。关键词:信不信由你?
在目前世界三大宗教中,数基督教信徒最多,有20多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遍布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上至总统,科学家,资产阶级;下到黎民百姓,艺术家,救济户,绝大部分都信奉上帝耶和华。在基督教义中,上帝是天地万物、宇宙苍穹、至高无上创造和治理世界的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做的。总之,耶和华是世界上最大的“鬼”,信者来拜!
同是信鬼,国鬼与洋鬼还真不一样。读过《聊斋》的就知道,中国对鬼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中国的鬼比洋人的鬼要靓丽得多,特别是女鬼,如《聊斋》中的聂小倩、巧娘、晚霞、公孙九娘、梅女等,不但情商高,而且浪啊浪。在神话小说中,还有九天玄女、纺织女工、黄鼠狼大仙、白蛇娘子、蝙蝠老虫、狐精等,因为男权社会,讲究的是女性年轻貌美,如痴如醉,似胶如漆。分辨率不重要,颜值才是王道。
在广阔天地的大部分农村,神龛里摆着各式各样有形的“鬼”,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土地公公;有财神、药神、看门神;关羽,岳飞,城隍老爷,自己家的祖先,还有一张红纸条写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要摆这么多呢?愈多愈好吗?对,这叫“广种薄收”。因为鬼界也有分工的,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当于凡间的职能部门,如:人事部,财政局,发改委,婚介所,计生办等。看别人都在拜,那么自己也拜一拜,万一灵了呢?如果显灵了,就交一笔功德钱,俗称:还愿。向鬼“行贿”不犯法,都懂的。
前年,在老家的老父寿终正寝,丧事按照当地风俗习惯,请来做佛事的专业户念经超度。其中有我小学时的一女同学,绰号“蓝花盆”(宁波话:懒惰、花佬、笨贼)刮辣松脆。随着敲木鱼的笃笃声,这经念得跌宕起伏,如歌如诉,似乎是一种表现人生坎坷和郁塞心情的宣泄,对祭祀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让我感叹不巳。信不信阿弥佗佛是一回事,但能连续诵念个把钟头的佛经,而且都能记住而不打嗝伦,要是搁到现在,非学霸莫属。在当地,信什么不重要,能赚钱才是本事,与学历无关。
在我国民间,一般老百姓的观念是: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什么叫信则灵呢?表面上劝你相信吧,你相信就灵了;为什么不灵呢?因为你不信才不灵。说白了就是统统都信,其实是统统都不信,这叫“譬如勿得”。
讲真,我没有真正的信仰,就像孔老夫子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如果一定要说有信仰的话,这个“信”的对象犹如少女的心,秋天的云,是飘逸不定的。口头禅:信你个魂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