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基台阶若超九,四水不聚难富有”,房基台阶指什么台阶?

依依聊文化 2025-02-04 08:46:45

“房基台阶若超九,四水不聚难富有”,是一句在农村流传较广的老话,来源于民间住宅建造习俗的一句断语。

这句话对于居住在地势不太平坦之地的人来说,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区的人来说,就有一些疑惑了。

有的人说,我们家的老宅建在山脚的坡地上,回家的台阶何止九级,至少也有几十级台阶吧。

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这些地方因地势的高低不同,回家的台阶也不相同,少的只有三级台阶,多的上百级台阶。那么,老话为什么说屋基台阶不能超过九级,是不是这句话有问题呢?

其实不然,这句话没有错,是现在的人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一、房基台阶若超九

这句话中的“房基台阶”,指的是独栋房屋的地基台阶,而不是指整个宅院大门的台阶。现在一些人恰恰就把“房基台阶”理解为宅院大门台阶。

“房基台阶”的出台,最初出现在从半穴居建筑发展为地面建筑阶段。远古先民为了不让住房在下雨时进水,在修建房屋时,就在平地上,用泥土把屋基堆高成为一块台地,这样,屋基就要高于平台,进出房屋就有了上下的台阶。

到后来,古代宫殿建造,都采取了这种建筑方式。再到后来,古代王朝为了助于衬托宫殿建筑形象,丰富建筑空间层次,更是为了体现王权的权威,制定了屋基台阶的等级制度。

古代屋基台阶,级数为阳数,也就是单数,即1、3、5、7、9,级数越高,等级也就越高,房屋主人的身份越高。9级是最高的台阶数字,除了九五至尊能使用外,其他的人是不能用的,否则就是逾制,严重的说法是僭越。

比如,我们可以从现在故宫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可以看出,三大殿的屋基台阶,拥有最高规格的台阶9级。这里值的注意的是,屋基以外的台阶是不计算在内的。

其他不同身份的官员,分别只能用7级以下的台阶,普通百姓则只能用3级以下台阶。这也就是为什么屋基的台阶不能超过9级的原因。

我们从台阶的数量也可以看出,身份越低的人,其所堆的屋基也就越矮。

对于旧时的民居来说,平地的民居在修建时,尤其是平原地区的民居,在修建时,为了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室内,一般的房屋的屋基都要高出地面,通常主屋以3级台阶的高度为标准。而古代台阶的等级制度,主要是针对主屋而言的。

厢房屋基可与主屋的屋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讲究,有的地方厢房屋基与主屋屋基一样高,有的地方厢房屋基略低于主屋的屋基。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旧时民居,在修建时,并不抬高主屋及配房的层基高度,而是整体抬高了宅院的地基高度,同样也可以防涝。这种方式也多为平地建房所采用,也是老话中“四水不聚难富有”的主要住宅。

用这种方式修建的民居,其大门的台阶也就等于屋基的台阶,同样受到古代台阶制度的制约,最好也不能超过9级,普通百姓只砌3级台阶,其他身份高的人可以砌5级和7级台阶,但不能越过9级台阶。

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民居,因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把好地让出来用用耕地,古代官府是鼓励的。民众把房屋建在山坡上或山上,屋基台阶和大门台阶数量,也就不受台阶制度的限制。

因此,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民居修建,也就没有层基台阶不能越过9级的说法。

二、四水不聚难富有

这句话比较难理解的是“四水”两个字,那么住宅中的四水,是指哪四水呢?

古代所谓的“四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在古代风水习俗中有“元辰水、干流水、合襟水、天心水”等说法,不过,这“四水”是针对阴宅局内水而言,实际上就是离坟墓比较近外部环境的水而言,很少用于阳宅。按照阴宅和阳宅同理的古训,对于阳宅来说,也是阳宅外部环境的水,与老话所说的“四水”没有关系。

第二种说法,南方民居有一种建筑风格的住宅,其特点就是“四水归堂”,也就是由四栋房屋围成天井,俗称小天井,四栋屋顶内的侧坡倒水都向天井,当下雨的时候,屋檐水从四面流入天井,称之为四水归堂,寓意为水聚天心,古代水代表财,也就是聚财之意。

第三种说法,有很多地方俗信认为,庭院内的水、主屋的水,特别是屋檐雨,最好要汇集到一起后,叫四水合一,也就是宅院四面之水合在一起,还称九九归一,同样也有聚财之意。然后,再通过院子前面的水口处排出。

这句老话中的“四水”,就是上面的第三种说法。

如果主屋的层基过高,也就是台阶过多,或者宅院的地基过高,就形成一个“凸”字形,主屋或宅院就是“凸”字的顶上。这样,主屋或宅院的水就会向四处流散,不能汇集在一起,俗信以为这样家里就不聚财,不聚财的家庭就无法富起来。

实际上,这种说法还是秉承了古代俗语,用迷信的方式来吓唬的手法,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人们遵守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封建社会时期,如果有人违反朝廷的律法,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轻则将建筑拆除,使财产遭受损失;严重的还有牢狱之灾,甚至家破人亡。

随着封建专制王朝的覆灭,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随之也消亡,但是,“房基台阶若超九,四水不聚难富有”这句老庆,作为一种建筑习俗流传下来。

今天,这样的习俗,除了具有一定的民俗意义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现在农村很多人建房,早已突破了这一陈俗陋规,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来建房。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