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不靠穷山,前不见火焰”,穷山和火焰,分别指是什么?

依依聊文化 2025-02-05 08:46:32

农村建房选址,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对一个家庭来说,好的居住环境,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身心健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背不靠穷山,前不见火焰”,这句农村建房选址俗语,就是源自农村房屋选址的经验总结,并形成了一种农村建房选址的习俗。

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又如何正确解读呢?

一、背不靠穷山

农村山地建房选址,在选择靠山时,一般要选择长满树木或能够生长草木的山,如果是风林木茂盛、风景秀丽的山更好。

“背不靠穷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建房选址时,选择房屋背后的靠山,不宜是“穷山”。所谓“穷山”,也就是贫瘠的山,通常草木稀少荒凉、林草资源匮乏的山。这主要是针对农业和林业生产而言的。

一种是农村所说的秃山。这种秃山虽然为土山,但不太长草木或者寸草不生,即使有一些草木,长得不茂盛,要死不活,长的树也是小老树,显得十分荒凉。

因不太长草木,种植蔬菜和水果树也无法得到收获,种了也是白费力气。

另一种是石头山。指各种各样的石头山,或者山上布满岩石,或者遍山怪石嶙峋,或者悬崖峭壁,山上泥土很少,无法长草木。

房屋背后的靠山,在民俗中通常象征依靠,给居住者带安全感,而如果屋后是“穷山”,也就是林草和土地等资源匮乏的山,就属于一种比较差的居住环境,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秃山的影响。这种“穷山”多为泥土山,有以下不利因素。

一是存在安全隐患。因山上草木稀少,在雨季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对房屋和居住者带来安全隐患,使屋后的靠山不靠谱。

二是缺乏就近资源支持。过去农村习惯于在后山开垦菜地和果园,种植管理和采摘非常方便,如果靠山为穷山,种不出瓜果蔬菜,就要到其他的地方去种植,距离远,要多费时费力,且会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过去农村都是用柴火做饭、取暖等,而草则用来做农家肥,如果靠山缺乏草木资源,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也会影响农业生产。

三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农村的秃山,往往含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化学元素,有些化学元素对人体是有害的,长期居住在这种地方,会影响居住者的身体健康。过去,一些地方性疾病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引起的。

石头山的影响。如果屋后的山是悬崖峭壁的山,有些悬崖因为风化作用,可能会解体掉下来,这对房屋和居住者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屋后是布满岩石或者遍地怪石嶙峋的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就近缺乏草木、土地等资源的支持,同样给居住者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不便。

二是山上的岩石,夏天会把吸收的热散发出来,使环境变得非常炎热。而冬天把热吸收进去,使环境变得更加寒冷,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阴气”过重。

从以上所说的情况来看,“穷山”的山体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存在对生活和生产不利的因素,从而影响居住环境。

二、前不见火焰

这句话中的“火焰”,是指山的形状,也就是像火焰一样形状的山或建筑物。

我国古代根据五行学说,将山的形状分别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形状,即金形山、木形山、水形山、火形山、土形山。

其中对“火形”的描述是,就是山的形状类似燃烧的火焰,山峰尖锐,没有山的地方,把门前的尖锐建筑物也视为火形。

“前不见火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建房选址时,房屋前方不宜有类似“火焰”的地形,比如,尖锐的山峰或建筑物。

民间俗信认为,这种形状会带来不吉利,影响家庭运势。从我国民众的传统审美心理来说,人们习惯于形状的线条圆润、曲屈平缓、方正的山峰或建筑物。

居住者开门就见到前方的尖锐山峰或建筑物,可能影响心理感受,使家人的精神不安、情绪不稳,这就就会让居住者的舒适度降低。

还有些地方的俗信认为,“火焰”的地形,容易引起住宅灾发生火灾。农村有“火不烧仓”之说,秋收之后是火灾的易发期,一旦发生火灾,损失非常惨重,这也是过去农村民间最怕出现的事故。

这种说法,主要是民间因为害怕火灾,而产生了以屋前“火焰”的地形的一种联想式的禁忌,是一种迷信说法,没有道理可言。

三、总结

这句农村建房选址俗语,反映了古人对居住环境选择的智慧,因为这条俗语产生于古代,不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这句俗语所描述主题,是出于对居住安全与舒适的要求,与现代科学观念是一致的。

现在农村建房选址,要避开地质不稳定,以及有潜在发生地质灾害、环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污染、资源匮乏的区域,以确保居住者安全和生活便利。

同时,建房选址的过程之中,还要注意房屋前方视野内,出现过于尖锐物体或其他不愿见到的物体,避免影响居住者的情绪,营造舒适的宜居环境,保证居住质量。

0 阅读:19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