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选址,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对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尤其在安全方面要求更高。农村有很房屋选址的老话,是过去人们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后人的建房选址,仍然具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0024f2be1e472a812401f9a43fd52a.jpg)
“门前怕见深坑,臂上怕见交路”,就是这样一句老话。这句老话在民间的解读中,有两屋意思,除了认可是老祖宗所积累生活经验外,还被古人赋予了其他方面的民俗说法。
一、门前怕见深坑
我国农村建房的传统选址原则,房前面有水坑、洼地、水塘等,很多地方是没有忌讳的,有的地方还认为房前有蓄水的地方,是环境不错的地方,也是聚财的地方。
然而,物极必反,这句老话中所说的“深坑”,可不是一般的水坑,是很深的水坑。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自然环境来说,“深坑”不一定指水坑,比如喀斯特地形,“深坑”有可能是没有水的旱坑,有的坑内还长满了草木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df1ab56793e9713545a0b81e52d6ca.jpg)
但是,从民间解释的意思来说,“深坑”大多数地方所指的就是深水坑,但对于有喀斯特地形地区的人来说,“深坑”既指水坑,也指旱坑。
这句话中的“门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指正屋的堂屋门前,也就是房屋的前面,或者宅院的前面。另一种说法是指宅院大门前。
如果是指房屋前面,那么范围就要宽广一些,就是整个房屋的前面,民间习俗认为一般在三丈以内的范围。如果是指宅院大门前,一般范围就要窄一些,通常指大门前的场坪或路面。
通常来说,按照农村习俗,宅院大门前是不允许有水坑的,不管是浇水坑,还是深水坑,也不管是大水坑,还是小水坑,都是不允许的。《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在收集定番人建造大门的民俗禁忌中,就记录了这样的说法:“大门口不能有水坑,否则必家破人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59c57c2f27551f8765b8932d16844e.jpg)
而房屋前面是允许有水坑的,只是不允许有深坑。因此,这句老话中的“门前”,指的就是房屋的前面。
屋前面如果有深坑,不管是水坑,还是旱坑,主要是安全问题。如果是深水坑,老人、儿童、妇女、耕牛等,在平时生活或生产中,一不留神掉进去了,就出不来,危及人畜的性命。同样,如果是旱坑,人畜掉进去后,非死即伤。
家庭成员性命的重要性,读者非常清楚,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过去农村的耕牛,对农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有“牛是半个家”的说法,意思是说,一头耕牛等于家里的一半财富。如果耕牛掉进深坑,出不来,或者摔伤残废了,这里的财富就损失了一半。
这就是“门前怕见深坑”的真实意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68f850092daffca46d77b7025d4e8c.jpg)
不过,民间还有不同的民俗说法。民间的有一本叫《烟霞赋》的古书说:“坑深岸窄,多因卒死早亡。”民间还流传一种说,古人把这种深坑叫“阴泉”,没有多余的真气。这种说法,可能来自喀斯特地形的深坑的特点,即大多数的深坑都有阴河。地下阴河容易产生地质灾害。
这两种说法,原用于阴宅的选址,古人认为阴宅和阳宅的选址有同样的道理,后来运到阳宅的选址上。此说法对民间的影响颇深。
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以及古人积累的经验来说,深坑带来的住宅安全问题,才是“门前怕见深坑”的真正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f26533fbd795029ddc573ce6b5311e.jpg)
二、臂上怕见交路
这句话从字面上来说,要比前一句稍难理解一些。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说法,将一座宅院比作人,左右两边比喻为人的手臂,而手臂上则是指靠近宅院的左右两边。
通常来说,我国民间将住宅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用四象来命名,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来命名,那么左右两臂就分别为青龙白虎位上,而青龙白虎往往被称为住宅的龙虎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靠近宅院龙虎臂上,最怕出现有两条以上在这里交叉的道路。
古人把龙虎臂上出现交叉路,比喻为像两把刀相交在一起一样,称之为“交刀”,随时会向住宅砍处。又因为两条路像绳索一样,又将这样的路称为上了套子的绳索,随时会收紧绳索套,把住宅勒紧。古人因此联想到杀伤和自缢之类的祸患,认为出现这环境不吉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5e3045d365d35a03126e73ff3d2650.jpg)
而在现实生活中,农耕时代的农村民众,喜欢居住在离大路比较远的地方,尤其是驿道和商路比远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躲避匪患、兵燹、传染性疾病等灾祸。离大路越远,就越安全。这也就是很多传统村庄远离大路的原因,只有集镇才立于大路必经之处,或者大路的交叉点处。
两条以上道路交叉的地方,往往是交通杻纽,人流量比较大,来往的人各种各样的都有,更加增加了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而古代匪患、兵燹多用刀和绳索伤人,这也是古代把交叉比喻为刀和绳索的原因。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建房选址时,大多数的人还有尽量避免在大路、公路旁建房的观念,其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安全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836b825c97e3873fa75b8e27a071c1.jpg)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农村建房的选址也发生的方向相反的改变,从过去远离大路,到后来靠近大路、公路的地方建房,是农村民众建房的首选,主要是考虑交通的便捷,并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发展。
“臂上怕见交路”这句话,过去同样用于阴宅的选址。人们认为,坟墓选址,越是远离大路,越有利于先人的安眠,不被外人打扰,也有利于坟墓的稳定和长久保存。
现在农村一些老人同样还有这种想法,为了埋葬之后,避免因修路、扩路、道路改造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需要而迁坟,尽量在选址时,选择偏僻之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5f1f14333db5cb970c6e7c5e4052d0.jpg)
总而言之,过去一些农村俗语,是让人们趋利避害的警示之语,“门前怕见深坑,臂上怕见交路”就是这样。然而,古代为了让人们引起重视,并相信这句话的合理性,往往喜欢加入一些迷信色彩的说法,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俗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去伪存真,才能正确理解俗语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