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老旧后,需要进行翻新修建。新建房屋时,形成了很多的传统规矩。“盖房改前不改后,宅院依左也依右”这句俗语,就体现了这些传统规矩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句话蕴含着农村民众,在建筑实践中对建房民俗寓意、邻里关系及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一、盖房改前不改后
在农村,老房子由于年代久远,家里有了经济实力后,要进行改造,也就是拆旧建新。
一般来说,宅基地还是原来的宅基地,因此,在新建房屋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俗,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邻里关系。
“盖房改前不改后”这话,主要是针对正屋(主屋)的拆旧盖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盖房改动的民俗寓意
在农村传统的民俗观念中,房屋的后方,按照古代用四相来代表四个方位,后为玄武方,象征根基与靠山,寓意根基稳固。

农家通常的做法是,只能保持后墙原来的基础位置不变,如果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要有所改变,房屋的后墙只能往前稍微挪动(改动),不能往后挪动(改动)。这就是“盖房改前不改后”的真正意思。
民间俗信认为,新盖的房屋向前方,即朱雀方位移动,朱雀方代表发展的空间,向前移动的寓意是,进一步,即翻盖了新房屋后,生活比原来更进一步,同时也象征前新的房屋“向前”进取,比原来更强。
如果将后墙的基础往后移动,则被认为是破坏房屋的靠山,有后退之意,即新房屋建好后,家里的生活比以前退步了,越过越差,暗含家里的根基不稳的不吉寓意。
另外,在农村,一般来说,邻里之间的房屋相互挨着,房屋后面有可能是别人家的地盘,如果后墙的基础往后移动,从传统建筑的角度来说,屋檐滴水也要往后移,有可能落在邻居家的地盘上。

民间俗信认为,正屋的屋檐水象征家里的财富,如果落到别人家的地方上,意味着家里的财富外流,不吉利。
2、邻里关系与滴水规则
前面一节提到过,在农村由于聚族而居,或者数个姓氏聚集而居,往往是房屋挨着房屋,或者宅院挨着宅院。房屋后方通常紧挨着邻居宅院或围墙。
如果屋顶屋檐挑水落地的边界往后移,就有可能导致屋檐水落到邻居地界,引发排水纠纷,或者地界纠纷。
我国传统民居,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民居,由很多人家没有围墙,前后左右邻居的地界划分,通常有以“滴水为界”的原则,并作为一种宅基地划界的传统,一直沿袭到现在。因此,我国传统民间非常讲究“滴水不越界”。

即使是亲兄弟,民间认为在这方面也要“明算账”,不要留下后患。也许现在的亲兄弟关系密切,可以相互谦让,但是,数代之后,后代的关系就很难说了。这可不是简单的排水问题,而是关系到地盘归属问题。
因此,在农村,关于滴水问题,一般在建房前,也就是还没有形成既成事实以前,就要严格把握“滴水不越界”的原则,以绝后患。
3、房屋样式的改进
在古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房屋建筑的工艺也得到发展和进步,在样式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地改进。比如,汉代的民居,比先秦以前的民居要完善多了,明清时期的民居,比唐宋时期的民居要先进多了,也要舒适多了。
从装修来看,古代民居,越是往后,民居的装修也就越精美,样式也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但是,我国古代很多地方的房屋,在后墙是不能开窗户,还有一些地方门和窗都不能开。民间关于屋后不能开窗的俗语就有很多,比如“门前少栽树,屋后不开窗”、“门前不守塘,屋后不开窗”等。
因此,有一些地方将“盖房改前不改后”解释为,正屋前面的样式和装修,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但正屋后面不能开窗户,以及门窗这种原则不能改变。
不过这是对传统民居而言,现在社会发展更快,民居的变化也更大,对农村现代民居而言,很多民居为了采光和通风,都在后墙开窗,这种说法已经失去了意义。
二、宅院依左也依右
农村传统宅院的民居,除了主屋外,左右两边还要修建厢房。在翻建厢房的时候,有的可能只是翻修左厢房一栋,有的可能只是翻修右厢房一栋,其他房子不翻修;有的则左右厢房都要翻修。

这样,农村也就有了“依左也依右”的说法,同样也有三种含义。
一是左右边界的邻里共识
“依左也依右”,是说在翻修左右厢房时,两侧的地基、墙体、屋檐滴水,要与原有边界对齐,不得向左右扩张,不得占用邻居家的地基和空间。
同时,在翻修厢房放线时,主动把邻居喊到现场,最好还要请村里办事公证,且有威望的人一起到场。这样就可能减少误会,既遵循左右边界,以维护了以和为贵的邻里契约。
如果左右邻居共用山墙,则只能依过去的山墙而建,并保护好墙体的稳定,防止引发结构安全争议。

二是避免压人一头的禁忌
有一些农村的传统观念中,当地的俗信认为,房屋高度、宽度若超越左右邻居,有可能让邻居有强势和欺压的感觉,引发邻居的心理抵触。
过去农村,“依左也依右”之说,不仅仅只限于地基,也暗含了房屋的形制,比如,屋檐高度、院墙长度等,这就需要与邻居保持协调,体现邻里之间平等共处的处世态度,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三是宅院内左右厢房的民俗讲究
从宅院内部的厢房布局来说,这里面也有一定的民俗讲究,在形制上、长度上最好保持对称,也叫“依左也依右”。
比如,左右厢房如果在正屋两边前后相错,叫“龙虎相错”,既不符合传统民居的布局,外观上也不协调,民间认为是一种不吉利布局。
又如,如果右厢房比左厢房高,或者左厢房比左厢房长,民间称之为“白虎抬头”,是一种不好的房屋格局。

总而言之,“盖房改前不改后,宅院依左也依右”这句俗语,反映农村建房的一种传统观念,其主要的原则是尊重既有边界、避免邻避纠纷、维护社区空间秩序。
现在农村盖房虽然不再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但这句俗语对减少邻里矛盾,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仍然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