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摸着案,积财千万贯”,案指是什么,与积财有何关系?

依依聊文化 2025-04-13 10:12:38

在农村山区和丘陵地区,山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民间根据山的形状,将其分描述为动物各器物,“伸手摸着案,积财千万贯”这句俗语中的“案”,就是一种器物名称。

“案”字,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为“狭长的桌子、架起来的砧板或搁板、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

在我国唐代以前,桌子和櫈子还没有发明和推广时,“案”就起到桌子的作用,到唐代以后,桌子和櫈子广泛使用后,“案”的使用范围就越来越窄。

使用比较多地方,有三种地方。

一是古代读书人的书房,“案”成为书房的一种标配;

二是肉铺和厨房,不过不单独称“案”,而是称“案桌”;

三是祭祀用的供桌,实际上是古代的“案”,但民间已不再称“案”,而是称“桌”了;

四是古代官员办公的桌子和审理案件的桌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桌”,现在“办案”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后来“案桌”这个名称被肉铺和厨房了,官府也就称之为“办公桌”。

现在,除了肉铺和厨房还称“案桌”外,其他地方的使用,都将“案”称为“长桌”或“条桌”,可能是与肉铺和厨房的“案桌”划清界线,以免混淆。

这句俗语中的“案”,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全称为“案山”,也就是阳宅和阴宅前面,像狭长的桌子一样的山。

民间前阳宅和阴宅前面的山称之为“朝案”,实际上是两种不同距离的山,“朝”,即朝向之山,相对于案山来说要远一些,也要高一些。而案山相对于朝山来说,则要近一些,低矮一些。

前面将“案”的背景介绍了一番,下面就来解读一下这句农村传统俗语。

一、伸手摸着案

这话的字面意思接近于口语,比较好理解,意思是说,一个人在椅子或櫈子上坐着,伸出双手就可以够着桌子。并能够把双手放在桌子上。

对于阳宅和阴宅来说,这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法,把阳宅和阴宅比喻为一个人坐着的人,把前面的比较小的山或高地比喻为“案”,坐着的人伸出双手就可以摸到到前面的桌子,且可以把手放在桌子上。

民间将这种意境,象想为读书和做官办公的场景,寓意家里出读书人和做官的人。

民间对“伸手摸着案”的场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主要有两种。

一是指案山离阳宅和阴宅比较近。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在阳宅和阴宅前面离得比较近,才能够伸手就可以够着“案”,如果离得太远了,手就难够着了。

当然,这种说法,既要求案山要近,同时也要求案山的高度要适中,这样的案山才算好案山。

二是指案山的高低适度。这种案山的远近无所谓,但是,要高低适度。通常来说,这种案山的高度,以人背靠朝门站着,从目视的水平线来看,应该在阳人的腰和胸之间,即人站着,案到腰,坐着案到胸。这样才是真正的“伸手摸着案”。

如果案山低过膝盖,或者高过头,这样的人伸手虽然能摸着,但案过低可过高,都是不适合的,人坐在这样的案前,有案,坐着读书,或者办公,是够不着的,至少是不舒服的,不算是“伸手摸着案”。

再说,如果案山距离阳宅和阴宅太近,虽然案山不高,但是,还是会让人有一种紧逼的感觉。同时,也对明堂的格局有损,即明堂受阻,或者不周正,与“明堂容万马”的说法有悖,其环境不太理解。

以上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谁也不能说法谁,因此,“伸手摸着案”的距离远近之说,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权衡认证,一般来说,也就是各说各话。

这种争论也很正常,对于民俗来说,很多的说法是没有统一答案的。

二、积财千万贯

这话中的“贯”,是古代铜钱的一个单位,古时用绳索穿铜币钱,一个铜币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千万贯”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家里的财富很厚实,钱财很多。

民间因为对“伸手摸着案”有两种说法,对能够带来“积财千万贯”的结果,也有两种说法。

一是聚气可聚财之说。这种说法,源于案山离阳宅和阴宅较近,如此,阳宅和阴宅与案山之间就可以聚气,可以提升家庭或后人的运势,犹其是财运,家庭或后人就可以富裕起来。

二是案山联想之说。古代认为,阳宅和阴宅有案山,不管距离远近,认人联想到家里孩子或后人,有可以读书的桌子,同时也是办公的桌子,家人或者后人通过读书做官,进行社会高屋,从而得到财富。也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这些说法,只不过是民间对财富追求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是一种民间习俗演变而来的民间信仰。

从环境学的角来说,阳宅和阴宅前面有案山,说明前面的山有层次感,即朝山比案山高,这样能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积极向上的感觉。同时,对有利于藏风纳(聚)气,让环境更舒适。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阳宅和阴宅前面有案山,与家里是否出人才和家里能否积财,没有任何关系。这些都要靠个人的努力,以及好的机遇,才能获得。我们在解读这种俗语时,只能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进行了解,不能让唯心论的观念所束缚。

0 阅读:1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