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获明朝皇帝的瓦剌部,后来咋没了

吕公评历史 2023-02-11 05:54:04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称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并且被俘的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和王振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先有吴克忠部后拒被歼灭,后朱勇率领大军四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二十万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皇帝,也是第一个被俘虏的皇帝。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出生几个月之后就被朱瞻基封为了太子。这个一出生就被幸运笼罩的孩子,让旁人很是羡慕嫉妒。不过,老天始终都是公平的,他如此幸运的开端,也注定了以后会倒大霉。王振本来是要一个很失败的教书先生,为了谋生他进了宫当了太监,但是他的运气还算不错,刚到基宫中的他就被分配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的东宫。王振在东宫几乎使尽了浑身解数把朱祁镇这个孩子哄的一愣一愣的,关系也非常的铁。朱祁镇登基之后,王振也成了身边最大的太监。仗着朱祁镇对他的宠爱,王振开始胡作非为。

于谦回去之后继续为人民服务,他的父母去世之后,朝廷让他回去办理丧事,处理好之后再回来朝廷任职。王振为了更顺利的干预朝中的大事,于是便将朱元璋的那块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给偷走了,这时张太皇太后已经去世了,朱祁镇也只听王振的,所以大臣们也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一个官员,不下心因为上书得罪了王振,被人抓到了监牢中,然后被杀死了还被肢解了。从此,朝中的大臣看到王振都恨不得变成透明人。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万一说错话得罪了他,那自己可能也会被肢解;绕着走的话,可能就是目中无人的罪过了。做人挺难的,但是做一个让王振看的顺眼的人更加的难。

当时,瓦剌不断的骚扰边境,瓦剌的太师也经常以各种名义来骗取赏赐。王振虽然已经是个富翁了,但是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被瓦剌人拉走,心也是一阵一阵的疼。于是他便减少了对瓦剌的赏赐,本来王振和也先私底下有勾结,但是这次王振翻脸让他面子上挂不住,于是便和他彻底决裂了。之后,也先攻打大明,王振想要名留青史,极力的劝说朱祁镇亲自出征。王振哪里懂得打仗,什么都不管不问就上了战场。

胜负当然很明显,朱祁镇在撤退的过程中非要听王振的,让他回了一趟家乡,但是在路上磨磨唧唧的,所以没多久就被也先抓到了。朱祁镇成了大明朝上唯一一个被俘虏的皇帝,王振也因此被诛杀了。在抄家的时候,王振家里的财产有几十箱,其他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入寇。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之下,决意御驾亲征,最终50万大军在土木堡之变中,几乎全军覆没,包括皇帝直辖的中央军队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难以避免;而且以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人为首的武人勋贵集团,也被消灭殆尽,明英宗朱祁镇本人也为瓦剌部俘虏。

这样一场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变”,对明王朝的政治格局以及后世统治可谓是如同定调一般。此后的大明王朝对蒙古诸部也转为防御姿态,缺少了武人制衡的朝堂之上,文人集团也逐渐在权力分配上占据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这场土木堡之变的始作俑者瓦剌,后来结局如何呢?

瓦剌,在元朝时被称作斡亦剌惕,也称卫拉特。它并不是单一部落,主要的构成人员也 是定居森林的蒙古人,主要聚居于西部蒙古。随着成吉思汗、忽必烈为代表的黄金家族的崛起,为了生存,瓦剌部也采取了归附态度,与成吉思汗一脉以“世联戚贵”的方式进行通婚。

但是元王朝在中原的统治,不足百年而终,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便先后8次挥师北伐,最终元朝也只得逃往蒙古高原。

1388年,蓝玉更是率明朝大军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破北元流亡政权,俘获了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及妃主五十余人,脱古思帖木儿落荒而逃。蓝玉虽然追击未果,但随后这位北元后主,却遇到了也速迭尔。作为阿里不哥的后裔,对于忽必烈的后人脱古思帖木儿,也速迭尔很轻松的便出于世仇以及现实利益,做出决定将其杀害的决定,自己则成为新任大汗。

而王位的僭越,也导致蒙古诸部攻伐不断,实力内耗。此后的北元(或者说蒙古)从卓里克图汗、坤帖木儿、再到1402年鬼力赤成为新任可汗,鬼力赤废大元国号,改回蒙古,可谓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台”。

原本依附蒙元的瓦剌,也在蒙古诸部的内耗之中,不断的扩充实力,不久鬼力赤便被蒙古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和瓦剌部时任首领马哈木废掉,逃亡已久的元顺帝后裔本雅失里成为傀儡大汗。

明朝将阿鲁台之部称之为鞑靼。作为瓦剌首领的马哈木,在蒙古与大明王朝之间则采取了首鼠两端的态度。一方面,与蒙古诸部合纵连横虎视眈眈,对大明王朝边塞进行劫掠;另一方面,则上表臣服。

作为雄主的朱棣,也如《大明风华》中那般意欲为后世求太平,因此对于瓦剌部、鞑靼多有攻伐。而在瓦剌部与明朝的战和之间,他们同时也在与阿鲁台之间,互相攻伐争夺生存空间。

这种局面,直至明永乐十年,瓦剌部迎来了契机。瓦剌部在马哈木的领导之下,本雅失里被杀。但作为实行羁縻政策的明成祖朱棣自然不会坐视瓦剌一方独大,随后便率军北伐瓦剌,马哈木不敌,便亲往谢罪。

永乐十四年,马哈木死后将瓦剌首领之位传给儿子脱欢。脱欢继承父亲遗志,瓦剌部势力也在朱棣打击阿鲁台的此消彼长之下,开始崛起,1434年打败阿鲁台,掌握了蒙古的大权,脱脱不花被扶立为可汗。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等待,不过脱欢1440年去世,他的儿子也先也成为继任者。也先雄才大略,不断的扩张领土并征服了女真,势力的极具膨胀也让也先由臣服到选择进攻大明。

此时的大明王朝,明宣宗朱瞻基早已去世,幼主朱祁镇在位。

最终1449年,也先率领瓦剌大军实现了土木堡之变的壮举,当然也是大明王朝的大变。在明朝于谦率众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之后,也先撤回。而平素便与脱脱不花不睦的他,开始清理脱脱不花大汗,并将他打的狼狈而逃,进而建立瓦剌帝国。此时的瓦剌部也达到了鼎盛,但是祸福相依这种挑战传统蒙古继承制的僭越行径,也导致 了也先获得一个被刺杀的结局。

在他死后,瓦剌部也一蹶不振,原本被其压制的东蒙古鞑靼部,则不断向西攻伐,瓦剌部也不得不西迁。瓦剌部也在迁移之后,逐渐分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以及辉特等小部族。准格尔部则成为悬在清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在经过数代人的发展之后,准格尔部也在其首领噶尔丹,击败政敌,登上汗位之后,迎来巅峰,他先后臣服了临近的诸部,建立起了庞大的准噶尔汗国。

随后,在与西进的清王朝的争锋之中,或战或和,清王朝历经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朝近100年的征伐,直至1760年,准噶尔汗国才灭亡。

4 阅读:1750
评论列表
  • 2023-03-07 20:24

    自从军械完全进入火器时代后,蛮夷族就只有能歌善舞一条路了。

  • 2023-03-08 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