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闭不上

史海任我行 2023-06-26 18:54:17

1982年,当我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伍在云南省成立后,一位名叫陈建军的20岁小伙子也毅然决然的在当地《招选公安简明登记表》中写下了这样一行话:“立志继承爸爸干公安,是我儿时就扎根的唯一志愿和决心!”

1962年8月1日,陈建军出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一个公安干警家庭当中,父亲陈世富则是当地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由于陈建军恰好出生在建军节这一天,陈世富也将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写进了儿子的名字里,将儿子取名为“建军”。

在陈建军小时候,他便常常跟着父亲来到派出所中玩耍,而小建军来到派出所后也不只是单纯的逛一逛看一看,而是逮住机会就会学习各种新知识。

陈世富时常会购买一些可以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书籍放在办公室中,陈建军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学习的好机会,总是抢先父亲一步拆开书封阅读。

1982年时,由于陈建军在日常考核中成绩突出,陈建军被分配到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公安局平安分局缉毒队工作。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侵略者用鸦片叩开中国的大门后,大批国人禁不住诱惑彻底沦为了毒品的奴隶,中国人也正是在那时被冠上了“东亚病夫”的称号。

为了救国民于水火之中,两袖清风的林则徐站了出来,无数有识之士也开始奔走呼号,当一箱接一箱的鸦片膏被投入虎门的石灰水中时,一场浩浩荡荡的禁烟行动也在我国也随之展开,毒品也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公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更是对毒品毒贩零容忍,我们国家的人民也一直都被公安干警们保护的很好。

但由于我国南部边境线漫长,在一些与其他国家的接壤的边境城市中,一些不法分子在人性中贪与恶的驱使下始终贼心不死,想要将毒品偷运入我国以此来谋取暴利。

边境线上的缉毒干警们,也时时刻刻在与犯罪分子们斗智斗勇,力求将一切违法行为都扼杀在萌芽状态。

陈建军在成为砚山县的一名缉毒干警后,抓捕毒贩、缴获毒品成为了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饭,由于贩毒人员大都是一些亡命之徒,枪战、白刃战、肉搏战也时有发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保障人民安全,陈建军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从1985年11月到1987年12月,陈建军便独闯毒贩老巢24次,抓获毒贩19人,缴获毒品51.4公斤......

经过几年的历练后,陈建军已经成为了缉毒大队中的骨干成员,在与丧心病狂的毒贩们斗勇前,陈建军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放长线钓大鱼的斗争策略,那便是先与这些毒贩们斗智。

1984年6月16日,陈建军跟另一位战友一起,拦下了一辆从麻栗坡开往昆明的长途客运汽车。

由于汽车上鱼龙混杂,加之这又是一次没有特定目标的普通盘查,陈建军索性先用了一招声东击西,大声地向车上的乘客们表示,这是一次关于非法携带武器弹药的突击检查,还需要请车上的乘客们配合将随身携带的箱包都打开。

就在陈建军仔细排查车上的箱包时,突然从角落里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红布包,侦查经验丰富的陈建军上手一摸便发现了这个包裹的可疑之处,包里的东西软绵绵的,十有八九是被带上车来的毒品。

尽管陈建军心下已经有了盘算,但他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这是谁丢的包?”和颜悦色的问了几声后,车上却始终都没有“失主”出现,如此一来,陈建军心头上那最后一丝疑虑也被打消,那红布包里的确实是毒品无疑。

因为这是运毒的毒贩们经常耍的一种手段,那便是“货”可以丢但“人”却不能露。在此情形下,战友刘黎也跟陈建军打起了配合,作势要把红布包拆开来看看,这时隐藏在暗处毒贩的心估计已经提到了嗓子眼,陈建军也从一旁乘客中发现了一个脸红脖子粗,神色极度不自然的诡异男子。

但由于此时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名男子跟车上的红布包有关联,陈建军装作不愿意找麻烦的样子又将红布包抛回了原处:“算啦,这包里的东西软塌塌的,不像是枪弹倒像是馒头包子!”

一番检查过后,这辆汽车被顺利放行,朝着昆明方向快速驶去,估计这时候车上的毒贩也长舒了一口气,认为自己侥幸逃过了缉毒警察的法眼。

但短短四五分钟后,陈建军便跟战友刘黎一起骑着摩托车快速追上了那辆长途汽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辆车拦下后,陈建军两人迅速冲到车上将那名毒贩牢牢控制住。

正如陈建军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在他们将汽车放行后不久,那名毒贩就沉不住气将红布包再次塞到了自己行李箱里。

当陈建军他们再次拦车时,毒贩还想故技重施将红布包扯出来丢到地上,由于陈建军两人身手极快,还没等毒贩再次行动便来了个人赃俱获,陈建军与战友陈黎也再立一功。

由于陈建军在缉毒工作中表现出色,为了更好的追捕贩毒分子,上级也交给了陈建军另一项艰巨任务,那便是通过卧底的方式打入敌人内部,从而将那些大大小小的贩毒集团都一网打尽。

因此从1985年11月开始,陈建军便开始逐步“变坏”,并混迹在麻将室中抽烟喝酒,时不时的还要摸上几牌。刚开始,陈建军的亲朋好友们还只当陈建军是工作压力太大,这才想短暂的放肆一把,用不了多久陈建军便会彻底丢掉这些恶习。

但让周围人大跌眼镜的是,一段时间过后陈建军非但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经常彻夜不归,甚至还时不时与妻子爆发出激烈冲突。

忍无可忍的陈建军妻子只好来到了警局,希望陈建军的领导可以帮自己把陈建军给劝回来:“陈建军最近越来越不像话,吃喝嫖赌抽都干上了,工资一分不给我,我带着娃娃,他还相反找我要钱......逼得我走投无路,只有离婚......”

看着在警局中声泪俱下的妻子,陈建军心中也是像钝刀子割肉般疼的厉害,他此刻多么想把妻子搂到怀里,向妻子解释自己还是从前那个陈建军,自己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才迫不得已伪装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

在家国大义面前,陈建军还是强忍住了自己上前解释的冲动,而是依旧装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不情不愿的挪到妻子面前给妻子做了保证。

但这份保证并没有让夫妻两人之间的和谐维持太久,因为陈建军依旧需要在外人面前维持自己已经堕落腐化的不良人设,只有让身边人都相信自己已经变坏,那自己才能够成功获取毒贩们的信任。

正如陈建军所预想的那样,他的臭名声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成功打了出去,一些亲朋好友也看不下去嚷嚷着想要让警局把陈建军给开除。

经过将近一年的辛苦伪装后,陈建军终于跟一个做八角草果生意的“老板”直接建立了联系,在陈建军的不断试探下,这个香料老板终于松了口,并把“货”交到了陈建军手上,陈建军也不敢怠慢,立刻便跟上级取得了联系,一场收网行动也随之展开。

对于像陈建军这样的卧底干警来说,他们需要不停变换自己的身份甚至口音,这也要求他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不然等待着他们的便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1987年春,这次陈建军扮作一名回族老板跟毒贩接上了头,由于那名毒贩的戒心极重,双方刚一见面便对着陈建军不停试探,而陈建军也是见招拆招不露一点破绽。

等到几人都在饭桌上坐下后,那名毒贩才装作热情周到的样子,开始给陈建军敬酒布菜:“请饭吧,两位老板!”

尽管陈建军表面上已经放松了下来,但心里那根弦却是一刻不停的绷着不敢有丝毫怠慢,而毒贩的试探也还没有停止,陪着笑脸将一筷子猪肉夹到了陈建军面前。

由于陈建军并不是真正的回族人,如果陈建军的思想上稍有懈怠,在推杯换盏间很容易就会将这几片猪肉给吃下去,陈建军的回族人身份也会因此露馅,等待着他的也将会是毒贩的质问甚至毒打。

但陈建军的观察力和反应力却早就超过了一般人,当陈建军看到自己碗里几片油汪汪的炒猪肉时,登时便朝着毒贩拍了桌子撂了脸:“你少欺负点人!”

毒贩见陈建军的反应如此激烈,立马便打起了圆场,开始拉拢陈建军,陈建军的卧底缉毒工作也得以顺利展开。

古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对于时常在外奔波缉毒的陈建军来说,他在保护国家保护人民的同时也暂时先撇下了自己的小家,这时候陈建军的女儿还不到两岁,平日里连父亲的面儿都见不上。

尽管上级领导也体谅陈建军一家的不易,想要让陈建军多顾一下自己的家庭,但陈建军为了抓捕毒贩,也只能一次次回绝领导的好意。

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陈建军不止一次的在心底默默保证,自己未来一定会多拿出时间来多陪一下女儿。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会先一步到来,任谁都猜不准。

那是1987年的年底,尽管此时年关将近,但陈建军他们却丝毫不敢怠慢,依旧不停地围绕城镇巡逻。正在此时,陈建军再次接到线报,大毒贩冯德国正在广南县一带进行毒品交易,需要陈建军跟队友们立即出击。

此时的陈建军已经有了五年的缉毒经验,身经百战的他也相信这次自己一定会顺利归来。

为了不引起毒贩的警觉,陈建军孤身一人进了前方的那处龙潭虎穴,在冯德国的老巢小波幺村中,伪装成毒贩的陈建军趁冯德国不注意,立刻在拔出手枪的同时也亮明了自己的警察身份。

但出人意料的是,冯德国非但没有举手投降反而想要殊死一搏,猛地向外窜去。陈建军也迅速持枪追赶,毕竟只有人赃俱获,才能顺利给冯德国定罪。

就在两人缠斗时,冯德国的小弟陶顺明冷不丁的从旁边出现,想要朝陈建军开枪,陈建军也迅速持枪相对。枪响过后,陶顺明被顺利击毙,但不幸的是,陈建军的腹部也被子弹击中,鲜血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冯德国作为一个大毒贩,他的妻子、父母等人也都不是善类,都发疯似的围了上来,举着木板想要置陈建军于死地。

陈建军倒在血泊中后,天上也下起了蒙蒙细雪,当陈建军的战友们赶到现场后,发现陈建军左边的颅骨已经完全凹陷,鲜血将他的衣物浸到湿透,全身都是白霜。

但即便如此,陈建军却始终怒目圆睁,眼睛始终都没有闭上,直到他去世前最后一刻,陈建军都在怒视着那些罪恶滔天的贩毒者们,右手仍旧是握枪的姿势。尽管冯德国等人最终被顺利抓捕归案,但陈建军却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因公牺牲的缉毒警察,陈建军的名字一直都激励着后来者们,陈建军的弟弟陈维国和陈维江也先后穿上了警服,秉承着陈建军的遗志护佑着祖国的疆土。

1988年6月2日,在昆明举行的表彰大会上,国家公安部授予陈建军“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称号,云南省委追认陈建军为党员,省政府批准陈建军为革命烈士。

缉毒英雄们在禁毒第一线上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普通人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也要身体力行的抵制毒品,当发现有人吸毒贩毒时,也要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时立刻向有关部门举报。

在前不久时,某些染毒艺人还想要试探民众底线,谋划着想要复出捞金。对于这些心怀鬼胎之人,我们也要坚决抵制,决不能有丝毫退让!

67 阅读:25792
评论列表
  • 2023-07-15 20:36

    我们的英雄[哭哭]

  • 2023-08-17 12:51

    吸毒的给判死刑,你看还有没有人吸

    小江 回复:
    确实 这才是根本问题再加一个发现举报的给奖金
  • 2023-08-04 00:50

    有部禁毒纪录片叫啥利剑来着,全是不打码的现场原图,触目惊心呀,缉毒警察真的了不起

    可曾記嘚嗳 回复:
    中华之剑
  • 2023-06-27 17:56

    我不明白卧底有什么用吗?这不是送英雄去送死?对毒贩需要什么证据?直接派特种部队给他干了不就完了?非要卧底去牺牲??

    骂的就是你 回复:
    你的脑回路简单到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用户10xxx02 回复:
    不卧底怎么知道窝在哪里?总部在哪里?
  • 2023-07-26 21:38

    致敬英雄,远离毒品[哭哭]

  • 2023-08-05 01:10

    向英雄致敬

  • 2023-08-16 12:57

    毒犯全部立即死刑,建议不管干了多少毒品的事[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7-24 01:05

    白死了!

  • 2023-08-16 12:56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6-27 10:56

    我只想问一下那个冯德国的父母和媳妇有没有判死刑

    风雨三秋 回复:
    这个不用问了!肯定死刑!
  • 2023-07-02 14:23

    唉,至今都找不到凶手,白死了。

  • 2023-08-03 10:52

    前半部分的故事有点像周星驰的电影

  • 2023-11-13 06:09

    缉毒警太不容易了

  • 2023-11-17 12:00

    24次?不可思议!不牺牲不罢休的感觉[哭哭]

  • 2023-11-16 23:16

    可惜啊

  • 2023-11-13 18:30

    [祈祷][祈祷][祈祷]

  • 2023-08-01 09:21

    这年头已经不需要卧底了

    我爱祖国 回复:
    不一定 云南那边可以了解下
    用户77xxx50 回复:
    只是咱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