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宇黄焖鸡"塌房":315曝光的不仅是食品安全,更是信任危机

半青谈社会趣事儿 2025-03-14 12:02:34
今年的315晚会,央视第一枪就打向了知名餐饮品牌杨铭宇黄焖鸡。这家号称"全国门店超6000家"的连锁品牌,被曝出使用劣质鸡肉、卫生条件堪忧等问题,让无数消费者大跌眼镜。

记者发现,部分食材存放时间已超两天,甚至出现发生变质的情况,店员却仍在继续使用这些食材加工餐品。新京报记者爆出杨铭宇‬黄焖鸡剩菜回收再卖给顾客。有味道的土豆多洗两遍就行,吃剩下的香菇捞出来继续用,总部只让做旗下菜品‬,有的店就在外卖用隔夜发黑的牛肉做色素牛腩煲‬,餐饮行业招聘员工不要求健康证‬!为此‬总部‬也‬发‬了道歉‬信‬

黄焖鸡作为国民小吃,以其亲民的价格和独特的口味深受大众喜爱。然而,这次曝光却揭开了光鲜外表下的另一面:过期原料、卫生死角、违规操作......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更动摇了人们对餐饮行业的信任。

更令人担忧的是,杨铭宇黄焖鸡并非个例。近年来,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过期食材到违规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每次曝光都会引发一阵舆论风暴,但风暴过后,类似问题依然存在。这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仍存在漏洞,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一些商家铤而走险。

这次事件也暴露出连锁餐饮品牌快速扩张的隐患。为了追求规模效应,一些品牌放松了对加盟店的管理,导致食品安全标准形同虚设。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最终只会损害品牌声誉,失去消费者信任。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不能仅靠315这一天来曝光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机制,提高违法成本,让不良商家付出沉重代价。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用脚投票,让那些不守规矩的商家无处遁形。

希望这次黄焖鸡事件能成为餐饮行业的一次警钟。只有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0 阅读:0

半青谈社会趣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