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过过革命化的春节,革命化的春节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春节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团聚和庆祝的节日,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功能。

这种变革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本来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从农历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民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祭祖敬老,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

人们都要买上香烛钱纸和鞭炮,或是到祖先的墓地去上香、燃烛,化帛鸣炮,或是在家里的堂屋里向逝去的祖出敬贡献饭,烧纸鸣炮,总之是祭祀先人,表达怀之情!再有就是阖家团聚,人们无论走多远都会回家过年,改革开放前人们基本都在家里,几乎没有分离,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但无论在天涯海角,春节来临,都必须在腊月三十夜前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除夕之夜,每家每户都会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树桩疙篼弄到火炉坑里烧起来!

围着疙篼火吃年夜饭,饭后嗑瓜子,摆农门阵,烧疙篼火寓意来年能喂上一头大肥猪,这都是人们在困难时期的愿望,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在除夕之夜烧大疙篼了,一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农村也是用带有烟筒的炉子烧煤了,城市更是环保,用电炉取暖,二是出于环境保护,不再破坏森林,砍树挖疙篼了。还有春节期间要除旧布新,大扫除,农村腊月二十四日是扬尘的生日,这一天要打扬尘,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扬尘,扬尘从字面讲就是飞扬起来的灰尘,以前困难时期,农村煮饭煮猪食都是烧柴草,打的灶都是没有烟囱的!

烧火煮饭时烟雾很大,而且尘灰到处飞扬,整个房子的墙壁上在被烟雾薰黑的同时,也粘满了尘灰!

快过年时候就要把屋子打扫干净准备过年,所以在腊月二十四扬尘生日这一天就要打扬尘。然后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为什么要倒贴福字呢?意思是福到。从大年初一起亲戚朋友开始相互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

逛庙会和放烟花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然而在1967年,春节被“革命化”,意味着不再放假庆祝,而是成为了一个政治活动和宣传的工具。工人和职工,包括农民,在春节期间都不会休息,不会像现在这样要的七八天的春节假,而是继续工作,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种做法旨在通过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强化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淡化其传统的家庭团聚和庆祝功能。记得我小时候,好像是七几年,一进入腊月,公社就开始组织各大队各生产队的社员去挖茶山,也就是将荒山改造成像梯田一样的茶园,用于种茶!

大人们天还没亮,打着火把,扛着锄头,带上一碗包谷面冷饭或煮熟的红苕洋芋作为饿后充饥,冒着凛冽的寒风就去一个叫毛坡的地方挖茶山,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得去,就是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也不停歇,喊的口号就是过革命化的春节,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叫累,人们斗志昂扬,气氛高涨!

当时叫战天斗地,轰轰烈烈,欣欣向荣,劳动场面到处是红旗飘飘!

公社书记是带头与全公社上千名社员一起劳动,硬是通过过革命化的春节将几千亩的荒山变成了茶园,创办成为了屈指可数的社办企业,生产的云雾茶,远销全国各地,可惜的是这几千亩的茶园在大集体时经营了几年,后来不知是啥原因就荒废了。这种革命化的春节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期间,春节被视为一个进行政治教育和宣传的时机,通过组织各种政治活动和工作任务,来体现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你认为是过革命化的春节有意义,还是过传统的春节有意义?请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