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楼市调控可谓是重磅政策一个接一个。这也很正常,去年就已经确定了今年楼市调控的主题是严控一线城市房价。结果去年底刚定调还没两天,四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和交易量在年底又一次迎来一波高峰。所以,住建部的领导已经去上海调研了,相信后面的调控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针对性。
不过,领导调研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广州等地部分银行前几天已经停贷了,或者大幅度延长放款时间。这很明显地是在给楼市争取一些缓冲的时间。不过相对突然的调控背后,必然是市场里许多“箭在弦上”的交易不得不采取别的方法应付,导致短期内市场更不稳定。
所以周三的时候,广州的四大行房贷全线涨价,首套房和二套房在LPR基础上的上浮点数同时增加了0.15%,也算是预期之内吧。毕竟额度不足等于供应不足,供应不足就涨价,看起来真的是合情合理?
然而,真的是“合情合理”吗?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打个问号的。
限制额度是合理的,因为监管在去年底出台了政策,距离现在已经过了半月有余。监管规定是清晰的、明确的、可查的,所以额度不足的银行,为了符合监管的要求,采用停贷或者延长放款时间的措施的确是合情合理。
但是同样的措施却不能照搬到房贷利率上面来。虽然说,房贷利率在监管要求的底线基础上上浮,是银行和借款人可以“自由商量”的,不过这个说涨就涨还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房贷利率上涨唯一的受益人是银行。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房贷额度供不应求的关系,最终这些额度还是要被使用的。结果显而易见,卖方是不会因为利率上涨就直接降价的,买方虽然可能会有些犹豫,不过依然还是会咬着牙贷款。这就意味着最终不论房价未来是涨还是跌,这多出来的利益实实在在的由买方群体贡献给了银行。
问题就在于,如果通过税收的方式,比如上海取消2年到5年的增值税优惠,这样买方多出的钱是交给政府的。政府调控、政府收钱,最终用之于民,这个合情合理,我举双手赞成。但是把多出来的钱交给银行,让银行在房价上涨中平白无故的多赚这一点,真的这个合适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其次,房贷利率上浮大概率最后伤的是刚需。
政策的本意是让大家少贷款、理性购房、给市场降温,这个本意无疑是好的。但是购房者的资金状况有别,受到的影响幅度不一样。
对于有实力全款,或者有能力通过社会关系(比如亲戚或者其他社会资源)筹措到钱的人,房贷利率上浮对他们的作用非常有限。而恰恰这些人是投机、炒房性质相对比较重的一部分人。
与之相反,没有能力全款、必须要借款,甚至没有社会关系向亲戚朋友借钱的人,他们反而根本离不开银行贷款。这部分人恰恰以刚需为主,不论是第一套房还是换房,没有银行贷款的支持,根本无法进行交易。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房贷利率上涨最终付出成本的是刚需群体。而他们由于受到自由资金的限制,就算只有房贷额度这一条政策,就已经足够达到让他们不得不冷静,甚至终止交易的目的。
第三,在明确额度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利率的边际效果很小。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在广州这样房贷额度接近用光的城市,是略微提高利率、房贷总量不限的调控力度大,还是维持利率不变、房贷总量严控的调控力度大?显然,后者的威力远远比前者超过一大截。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明确了房贷总量严控,在房贷总量不可能短期内增加的情况下,市场交易已经明显受到约束,此时再上调利率的意义是什么?是直接告诉市场四大行没空间了,利率也高了,大家赶紧去有额度的中小银行试试?
所以综合前面三个方面,我个人认为,调高利率的意义真不大,唯一的不同就是——银行从必须要借钱的刚需那里多赚了一份利息钱而已。调控房价是众望所归,不过涉及面实在太广了,希望以后的政策在出台之前能好好分析分析、做做推演,让政策的指向性能够更精准一些。
说的好!
良心小编[点赞]
银行就是旱涝保收,额度少了,涨利率,反正还要赚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