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心若有住,则为非住”该如何理解?“住”又指什么

文化小楼 2024-11-04 14:45:09

"心若有住,则为非住”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强调了修行之人不应被外在的六尘所束缚,而应生起无所住的心,如果心有所住,那就不是真正的安住。

“心若有住,则为非住”是说如果心有所执着、有所停留、有所牵绊,那就不是真正的安住。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心灵不应该被外在的事物、现象、观念等所束缚和牵绊的状态。

当人们的心执着于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感受、观念或境界时,就会产生无明、妄想、分别和执着,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和解脱。

在《金刚经》的语境中,“住” 通常可以理解为 “执着于”。比如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色是指眼睛看到的有形物质的表象;声是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香是鼻子闻到的气味;味是舌头尝到的味道;触是身体接触到的各种感觉;法可以理解为各种思想观念、道理等。

如果心执着于这些六尘中的任何一种,就会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无法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从更广泛的佛教修行角度来看,“住” 也可以理解为心停留在某种特定的状态或境界中,不愿意或者不能够超越和突破。比如,修行者如果认为自己达到了某种境界,并且执着于这种境界,认为这就是最终的目标,那么这种心态就是 “有住”,而不是真正的修行进步。

“心若有住,则为非住”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佛理。它意味着当我们的心灵有所执着,将其依附于某个具体的对象、感觉或经验时,我们就无法真正体验到内在的宁静与自由。

因为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执着于其中就如同追逐飘渺的幻梦。例如,当我们执着于物质财富时,可能会为了获取更多而不断奔波劳累,一旦财富有所损失,就会陷入痛苦之中。这种执着只会导致内心的波澜和不安,使我们的心灵无法得到真正的解放。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超越对于特定事物的执念,让心无所住,超脱对于世俗的执着。只有在无所执念的状态下,心才能自由地生动而自在地运动。

这并不是对于追求虚无或冷漠的倡导,而是告诫我们放下对于一切的执着,不被物质、欲望、名利等所困扰,从而使内心清澈宁静。这种心境是一种对生命的真实体验,是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

“心若有住,则为非住” 与菩提心有着密切的关系。菩提心的发生是有条件的,《金刚经》告诉我们,住六尘生心不利于菩提心的发起。如果心住于六尘而生心,所生之心定不是无所住心,也就是菩提心。

只有超越六尘的束缚,生起无所住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例如,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 “离一切相”,证空性,同时发切切实实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也就是要度化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菩提的心,这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

这句话对心灵状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心沉溺于物质的执念,追求无尽的欲望时,便会陷入无尽的困扰和痛苦之中。而当能够超越这些执念,放下一切的依恋时,便不再受困于过去和未来,不再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这种状态下,心灵能够体验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就像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草原的翠绿和湖泊的波光,体验到一种宁静与宽广。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被外界的喧嚣、琐碎所困扰,而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的宁静,放下执着,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放。

“心若有住,则为非住” 这句话,是对人生的一种超越和洞察。它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超越世俗的束缚,生起无所住的心,从而体验到真正的宁静与自由。

0 阅读:56

文化小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