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

文化小楼 2024-11-02 14:44:34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出自佛教经典《楞严经》,也是其中较为深奥且关键的表述,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思考过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第一个 “见” 可以理解为意识的反观、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的觉知能力或妄心的见。

我们日常的认知、感受所产生的 “见” 是基于我们的感官和思维意识,这是一种有局限、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 “见”。

第二个 “见” 指的是真心的了别或真正的见性。真心的见性是一种超越了妄心的、更为本质和纯粹的认知能力,但它又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基于感官和思维的 “见”。

所以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的意思是,当我们试图去认识、反观这种真心的见性时,所认识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真心见性本身。因为真心见性是离一切见相的,它如如不动、寂照照寂,无法通过常规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去把握。

在楞严经中提到的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这四句话,南怀瑾先生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第一个 “见” 是我们眼睛看见的见,心与眼所见;第二个是见道的见,也就是能见之见。所见是现象,如眼睛看东西。而见道的见不是眼睛看到一个现象或境界,那不是道。

当我们回转来看到见道之见,明心见性那个见的时候,“见非是见”。这个能见,见道的见,不是眼睛看东西所见的见。南怀瑾先生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的剖析,让我们明白见道之见超越了普通的视觉所见,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对道的体悟。

禅宗的悟道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需要我们超越日常的感官认知,去探寻内心深处的真理。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表面的成功。然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内心,超越世俗的执着与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悟到见道之见的真正含义。

当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听,一切皆空以后,说自己见道了,有一个见存在,还是所见,这个见还是要拿掉,这就是 “见犹离见”。

见道的见不能有一个具体的境界存在,即使在看似达到一种空灵的状态下,若还有一个 “见” 的概念存在,那也不是真正的见道。

这就如同我们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外界的干扰,但如果心中还有一个对这种平静状态的执着,那么就还没有真正达到 “见犹离见” 的境界。

比如,在冥想中,我们试图让自己的心灵放空,不被杂念所扰。然而,如果我们在冥想后,对自己达到的那种平静状态感到沾沾自喜,或者刻意去追求那种状态,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 “见犹离见”。真正的见道是要超越一切可见的境界,让心灵达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

真正明心见性的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不是心眼上有个所及,能见的见。这意味着见道的境界不是我们通过普通的思维和感官所能达到的。它超越了我们日常的认知范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感悟。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通过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但这些都无法触及见道的境界。见道需要我们放下对知识和经验的依赖,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感悟。

就像在艺术创作中,真正伟大的作品往往不是通过刻意的技巧和知识堆砌出来的,而是艺术家在一种超越自我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灵感。这种灵感的产生,就是一种见不能及的境界,它无法通过常规的方法去追求和获得。

南怀瑾先生在解释这些经文时,常常会用一些生动的例子。这些例子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经文内容。

比如,他用 “我看见杯子。我:觉知者;看见:觉知;杯子:觉知对象” 这个例子来说明,觉知者、觉知、觉知对象三者不可分割,没有界限。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见道之见不是单纯的眼睛所见,而是一种包含了觉知者、觉知和觉知对象的整体感悟。

又比如,他用 “师弟在师兄身上拍一拍说:‘师兄啊!这样搞没有用啊!‘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 这个例子来说明,仅仅有 “坐脱立亡” 的功夫还不是真正的见道,强调了见地的重要性。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直接体现了真心了别与一般认知的区别。真心的了别不同于觉知心对境界相的了别,觉知心是无法感知真心了别的内容。

真心的了别是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直接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它不受外界干扰,不被欲望和烦恼所左右。而我们日常的认知往往是基于表面现象的判断和评价,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

例如,我们在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我们的觉知心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我们能够用真心去了别这个问题,就能够超越表面的困难,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真心的了别需要我们通过修行来培养和提升,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平静、纯净,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真心的了别能力。

在观察他人思考问题时,“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可以提醒我们不要仅仅局限于他人表面的言语和行为,而要深入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

我们常常会根据他人的外在表现来判断他们的性格、能力和意图,但这种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他人的言语和行为只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全部。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告诉我们,要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发脾气时,我们不能仅仅认为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而要思考他为什么会发脾气,是因为遇到了困难还是受到了委屈?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人,避免误解和冲突。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指导。它提醒我们要超越表面的所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无论是在修行、明心见性,还是在观察他人、工作学习等方面,这句话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往往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探索,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和自己的本心。

0 阅读:3

文化小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