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究竟是什么?为何有人说它是被掏空的资源?

文化小楼 2024-12-23 16:34:36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国学的传承出现了断代现象,使得年轻人对国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国学的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好像被 “掏空” 了一样。

国学,简单来说,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它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等)、宗教(如儒、释、道等)、科技(如天文、历法、医学、农学等诸多方面)。

从历史的角度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像儒家倡导的 “仁爱”“礼义”,孔子强调的 “克己复礼”,孟子的 “性善论” 以及 “仁政” 思想;道家老子的 “无为而治”,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等都是国学的重要源头。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基础。

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包含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劳动人民的爱情歌唱(如《关雎》),也有对统治者的赞美或讽谏(如《大雅·抑》)。《楚辞》则以屈原为代表,其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表达了诗人对美政的追求和自身遭遇的悲愤。

在史学领域,中国有着悠久的修史传统。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这种纪传体的体例为后世正史所沿用。通过这些史书,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变迁、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诸多情况。

狭义上的国学主要是指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经” 是指儒家经典,如《诗》《书》《礼》《易》《春秋》等,这些经典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古代社会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古代文人必读的书籍,并且在科举考试等诸多场合发挥关键作用。

“史” 就是各种历史著作,如前面提到的《史记》,还有《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主要脉络。

“子”包含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除了儒家外,还有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多学派的典籍,如《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这些著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多样性。

“集” 主要是指文学作品集,像《昭明文选》收集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 多个作者、700 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还有个人的文集,如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工部集》等,这些作品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丰富成果。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快餐式文化盛行。人们倾向于快速获取信息,这种文化氛围也影响了对国学的认知。

例如,很多人通过简短的社交媒体内容、短视频讲解来了解国学。这些内容往往只是国学经典中的只言片语,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像一些短视频只是简单地解读《论语》中的某一句话,却脱离了《论语》整体的思想体系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为例,在快餐式解读中可能只是强调朋友到来的快乐,但如果不结合孔子所处时代的交通不便、人们交流困难,以及儒家重视人际交往等诸多背景,就很难理解这句话背后更深层次的对于志同道合者交流学问、传播思想的渴望。这样的快餐式理解使得国学的精华被剥离,就像被掏空一样。

在学校教育中,国学相关内容的教学有时不够深入和系统。一方面,由于课程安排等因素的限制,国学经典的学习可能只是浅尝辄止。

例如,语文课本中会选取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但对于其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解。

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学培训活动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自身对国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将国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比如,在教授《三字经》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背诵,而不能讲解其中涉及的历史故事、道德观念以及古代文化知识,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空洞的文字,国学的丰富内涵没有得到传递,给人一种国学被掏空的感觉。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国学被过度商业化。一些商家打着国学旗号,推出所谓的国学产品或服务,但实际上是在歪曲国学。

例如,有些 “国学班” 声称可以通过简单的几天培训就让孩子成为国学小天才,他们重点在于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而不是真正地传授国学知识。

还有一些商家把国学元素添加到商品中,如带有 “国学经典名句” 的文具、服饰等,但这些只是利用国学的表面形式来吸引消费者,对于国学的内涵并没有真正地传播和尊重。这种商业利用导致国学的真正价值被掩盖,好像其内核已经被掏空,只剩下商业包装的外壳。

0 阅读:0

文化小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