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历史上有最完美的人物,我想应该是范蠡。
如果中国历史上有最完美的商人,我想也是范蠡。
如果中国历史上有最善于择时的人,我能想到的还是范蠡。

做最大的官,赚最多的钱,学最好的学问,娶最美的女人。
最大的官说不当就不当,最多的钱说不要就几次散尽家财接济百姓。
古往今来没有那么潇洒,通透的人了,这就是中国商圣范蠡。
范蠡春秋时期人,公元前536年出生于河南的南阳。自幼聪明好学,常常语出惊人。
南阳当时属于楚国,但楚国要当官必须是贵族才行,政治也比较黑暗。
公元前511年时,范蠡就和好朋友文种投奔了越国。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在日夜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勾践就打算先发制人讨伐吴国。
范蠡劝谏他说:兵者,凶器也不可妄动。
勾践不听啊,坚决要去攻打吴国,结果兵败,
被困绍兴。

勾践后悔啊,对范蠡说:没有听你的话,导致了今天要灭国的结果,现在要怎么办呢?
范蠡说:要对夫差啊,说最谦卑的话,送最厚的礼,我陪你一起去吴国当奴仆,兴许有一线生机。
勾践照做。吴王夫差,就因此真的放过了勾践。
范蠡听说夫差好色,挑选了越国第一美人西施送给夫差。让夫差从此醉心美人,无心朝政。
在吴国待了三年,夫差看勾践与范蠡没有谋反的意图,就允许他们回到越国去了。
回到越国之后,勾践卧薪尝胆,范蠡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二十年灭吴战略。
颁布生育令,免税令,鼓励种植,国家的力量逐渐的强盛起来。
公元前486年,勾践迫不及待要伐吴了,范蠡说时机未到。
公元前484年,吴国伐齐国,大臣伍子胥死谏。
但吴王听信谗言,逼死伍子胥。吴国臣子都不敢说话,只剩下阿谀奉承。
勾践问范蠡,现在可以打了吧?
范蠡还是说时机未到。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领吴国精锐去了北方,会盟天下诸侯。国内仅剩下些老弱军队。
范蠡这次建言勾践攻打吴国。
越国很快伐吴成功,吴王夫差听说此事,赶紧厚礼求和。
越国考虑到吴国兵力还很强大,短期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之后越国几次伐吴,大量的消灭吴国有生力量,在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
从这则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范蠡对于时机的把控程度,可以说是极为精准。
不管是在出兵,求和,休养生息都完美把控。
而我们现在的人,特别缺这种择时的能力。
一方面现代人节奏快、信息爆炸,各种资讯和我们个人频繁的日常事务让我们容易分心,也容易偏听偏信。
一方面现代人容易被情绪以及短平快的诱惑所驱使。

天下熙熙,往往关心则乱。
天下攘攘,择时不精准的人往往多做多错。
明天接着讲商圣范蠡的经商投资的故事,以及他的投资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