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写一个关于尽职调查的系列内容,并不是想教你们什么知识,我达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我只是想写一写,这些年看到的现象、项目以及个人的观点。仅希望能通过我的文章让你们了解一些潜规则,一些骗局,一些套路,以我的角度带你们看看这些年的市场。
我工作这些年,让我至今还感到头疼的其实只有两个事,一是甲方不切实际的需求,二就是关于erp的管理使用了。
第一个事顶多算是头疼无语,第二个erp真的算是我的梦魇。
我在尽调这个系列的开篇《我做尽调这些年-为什么做尽调》写过,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整改erp这个事上,就不算完成的很好,我就非常的痛苦。
那时我就知道了erp真的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软件的事,而是复杂的管理问题,到我走的时候也没实现三个口径的数据统一。
后来这么多年,我做了各式各样的项目,接触了各种类型的erp,也接触了各大软件厂商,以及软件创业项目,我依旧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打内心认为,市场上水平最高的就是那些负责erp设计并交付落地的专家,很难想象他们得对财务、对管理流程、对业务流程、精通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好设计定制交付这个事呢?
但我几乎没见过这样的专家,哈哈哈哈,没见过这么全能的。
我不是说自己搞不好erp就推卸责任哈,我见的大部分erp交付跟狗屎一样,买之前说的天花乱坠的,落地交付的过程,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虎头蛇尾的交付以后,客户就开始瞎几把使用起来了。
就是我不夸张的说哈,好多erp从上的第一天就是带着缺陷来的,天生残疾,那注定走不稳,走不快,也走不远。
算了,不说了,好像搞的我自己玩不明白,怪软件一样。我只是想说,至少成品的erp在设计的时候对每个企业来说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缺陷的,这些缺陷如果一开始就被重视,后续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往往一开始就没人重视,后续运行的越久,雷越大。
既然是尽调的系列,我就说说印象比较深的三个并购,其中都涉及erp数据。
我其实还以财务顾问的身份深度接触过很多企业关于erp、数字信息化的改革。
但是做尽调其实对目标企业erp的关注不算多,而且类型比较一致。
这三个项目有点像,都是消费行业,销售数据啊,库存啊都在erp。
第一个是连锁美容院的并购,甲方希望我们在尽调的过程中把重心放在对erp数据的核查上,甲方想知道一下美容客户充卡啊,产品使用啊,卡内余额啊什么的。
如果只是这样,不难。
然后甲方又跟我说怀疑店内存在贪污的情况,就是可能类似给客户用的不是这个产品,然后自己把贵的产品拿走了一类的。
他想让我们看一看纸质单据和erp数据录入是否有出入。
这就难于上青天了,这不是开玩笑么,他光在北京就二十几家店,而且我不夸张的说,我看了一眼他们的单据,一点也看不懂。
我根本不认识那些产品、套餐、项目是什么。
而且更复杂的你知道是啥么,产品还有简称、外号,套餐还能随意换产品。客户比如存了几次保养,他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加项目,把套餐内的产品换成更好,套餐可以随意组合拼配。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要搞这个事,可能是新领导想给店长们一个下马威吧,很遗憾,他失败了,哈哈哈。
哦,对了,他还需要我们20几家店同时进行erp数据的核查,因为他怕如果一家一家做速度慢,店长听到风声篡改数据。
我呢跟客户表达了难点所在,第一工作量大、第二对行业知识的陌生、第三同时做要上的人数太多。
我说:得加钱。
我本来想用高价劝退他,因为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外部机构能实现的,他们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我个人感觉新领导是外行。
没想到客户同意了我们的加价,并认为很合理,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这就没办法啦,硬着头皮上吧。
好在呢,像我们这些男同志对美容项目和产品一窍不通,但女同志基本都略懂一二。
过程就不说了,反正是费劲吧啦的干下来了,搞出了一份问题清单,交给甲方了。
甲方收到清单以后都惊讶了,问我:真的么?这么多问题啊?那这可不是个小事啊。
这个清单我自己都知道,肯定参考价值不大,外行是不可能看出什么关键问题的,看出的问题都是表面问题,甚至压根就不是问题,更多是一些行业潜规则。
能做好这个事的人,只能是对美容行业非常熟悉,对销售和服务环节也非常熟悉工作人员,最好还是他们内部的。
无独有偶,我们后来还做了一个跟他类似的项目,是一个儿童摄影企业,也是多家店,这回全国都有店。
也是要核对erp数据,因为这类涉及充值的行业并购,客户卡内余额或者卡内套餐剩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数据,根本不能忽略。
我并购进来这些预收款全是我的负债,但是这些预收款之前是不是都入账了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那些年各种pos二维码都是随便绑定个人账户。
这个项目的难度跟美容院那个差不多,也是对行业知识的陌生,外行根本分不清楚什么几p,精修底片,十几个价位的套餐,产品互换,各种相册。
这个项目也没做好。
后来又做了一个国内潮牌女装的并购尽调,这个潮牌你们应该都知道,那会很有名,算是淘宝潮牌女装头部了,号称北xx南xx。
这个客户更变态,让我们恢复企业三年的财务数据,想跟erp和电商后台数据对上,这个项目难点不在erp,在网店后台数据与财务软件与库存模块。
行了一提库存模块你们就熟悉了吧?从来没准过,所以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你们是什么原因不准,他们也是一样。
我呢还是报了个天价,希望劝退他们,我说要恢复三年财务数据,就得这个价,这回客户没答应,不搞了。
要不说还是人家广东甲方精打细算,明智,不花冤枉钱。
最后我们达成一致,大致看一看这几年钱都花哪里去了,就行了。
我以上说的这三类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品复杂多变,不标准化,erp功能满足不了。
加上收款的多样化,确认收入不依据erp,有的发提成也不依据erp,所以数据非常混乱。
他们用的都是行业专用,市场份额很大的erp,理论上讲应该是算半个定制产品了,但是都存在很多问题。
员工在日常录入的时候,发现erp的问题,反馈,没办法及时解决,然后只能瞎几把录,久而久之,数据越来越乱。
不能及时解决的原因,有可能是企业内部不重视,也有可能是产品售后不行。
你们现在可能理解不了,现在这类软件可能都升级的比较完善了,十年前的相关软件还是非常多缺陷的,还处于要搞什么优盾、密钥、狗,什么的年代呢。
除了这类行业专用erp,国内的几大erp厂商我也都深度合作过,也看过一些oa,saas、crm的创业项目。
都说要实现业财融合,一体化,但我看很多软件公司自身好像都没做到啊,他们自己业务和财务两套呢。按理说他们应该最懂管理,但我看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预算宽裕一点的企业,能搞个定制开发,但是这定制的也并不完善,因为很多企业在erp这个事上的理解认识有问题,企业认为这是公司it的主要工作,让it来主要对接这个事,那能把需求说明白么?
erp遍布企业运营每一个环节,这哪是一个部门能搞的啊,结果就是说是定制,也没看出哪里定制了。
主数据都是乱的字段乱、表乱、关联关系乱,模块间也乱,企业提出定制整改新需求,软件售后告知尽量凑合凑合,再改的话,成本高,周期长n个月以后才能搞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很多企业搞数字化信息化搞不了啊,就是因为主数据就是乱的,根本没法往下延伸,越延伸越错。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钱的企业会成立数科公司自己开发软件,比如金融行业,因为真是满足不了需求。
我不夸张的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企业erp数据是准的,小到库存,固定资产,大到业务链,全不准,都是硬怼。
相对于好一点的呢,就是那些销售流程不复杂的,依据erp确认收入的企业,这类一般能稍微好点,也有限。
我觉得,erp的问题一半来源于企业自身的认知不够,不够重视,以为就是个软件,it就能搞定了。
另一半源于软件厂商,其中软件厂商的问题中一半来源于软件设计缺陷,另一半源于从前端销售,到后期交付售后,整个草台班子式的经营模式,没人真懂,也没人真负责。
我觉得软件缺陷放在今天真的不是难题,如果企业自己身足够重视,就算软件厂商解决不了,企业自己其实也能找到替代方案。
如果软件厂商从前到后能用心点,专业点,软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缺陷了。
我从上班第一天就研究这个,研究到今天了,依然是我的梦魇,我依然觉得无解。
因为erp背后涉及的东西太多了,表面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软件问题,其实背后是整个企业的管理问题,太难了。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我们会分享更多行业专用干货,以及实操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