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的症状总是反复?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找到其原因。
其实,抽动症根源在“内”不在“外”,归根结低是孩子的身体被“双鬼”缠上了。
在中医看,抽动症来并非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这就是为啥有许多抽动孩子,患病多年,家长带着东奔西走,尝试很多方法也没有效果。多数是调理思路错了。

这里的“双鬼”其实指的是“火热”和“痰湿”两种脏东西,尤其是身弱体虚的孩子更容易被缠上。
【火热】根源在肝小儿肝常有余,若肝气旺盛化为肝火,引动肝风,从而出现频繁眨眼、吸鼻子、咧嘴、摇头耸肩等抽动症状。并伴有口干口渴,脾气急躁,怕热,胃口差,出汗多等情况。
【痰湿】根源在脾脾为生痰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脾失濡养则静谧不足,易生痰湿。患儿常表现为清嗓子、吭吭声、鼓肚子、抻脖子、甩手踢腿等抽动症状,并伴食欲不佳,体质差,有口臭等情况。
肝毒以熄风止动为宜,痰毒以健脾祛湿为宜。

一个8岁的小男孩,反复清嗓子、耸肩一年多,妈妈带着孩子东奔西走吃了不少药,反反复复就是不好。除此之外,妈妈说孩子脾气特别不好,稍不顺心就又哭又闹的。
孩子体型偏胖,妈妈多次吐槽孩子大便臭,正因为这一关键信息,诱发孩子抽动症的原因,就找到了。
辩证:肝风内动,脾虚痰湿;
方法:平肝熄风,健脾化痰。

开方:茯苓、半夏、陈皮、天麻、僵蚕、石菖蒲、白术、生龙骨、生牡蛎、钩藤、白芍、夏枯草、生地。
半个月后,孩子大便恢复正常,急躁易怒的脾气有所改善,清嗓子明显减轻。
前后调理两个月,孩子抽动症状消失,情绪平和。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强调整体调治,通过平肝火、化痰湿改善体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