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四个人升官速度最快,从入仕到一品,都控制在10年以内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4-30 12:17:21

在清代,文官晋升遵循着既定的规范流程。从制度层面而言,其晋升体系强调循序渐进,杜绝越级擢升现象。官员晋升需按部就班,依循既定次序逐步推进。于吏部所主导的考核机制中,“俸满”是官员获取晋升资格的重要前置条件。在此种模式下,官员晋升呈现出“论资排辈”的显著特征。

从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在古代官僚体系中,文官晋升大多遵循既定模式,高达99%以上的文官晋升途径大抵如此。仅极个别文官,因家族门第显赫、所处时代局势特殊或承蒙君主格外眷顾等因素,方能获君主破格提拔。

在清代官场的晋升体系中,存在这样一种既定规律:官员自踏入仕途起,若于二十载之内擢升至尚书之位,此便意味着其仕途顺遂非凡;而若在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得以晋升至从一品,亦可判定为仕途升迁较为迅速。

在清朝的官员晋升体系中,是否存在晋升速度更为迅猛之人?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据史料记载,清代有四位官员,自踏入仕途至荣升至从一品,整个过程耗时均未逾十年。

【冠军:以裙带关系获乾隆火速提拔的傅恒】

在诸多读者的认知里,或许会将和珅视作清代晋升速率最为迅猛之人。然而,此观点实则有失精准。和珅在清代,确实以兼任诸多职务而闻名。但倘若单就晋升速度这一维度进行考量,傅恒的晋升速度相较于和珅更为突出。

傅恒出身于声名显赫的满洲镶黄旗富察氏家族,富察氏作为满洲八大姓之一,其先祖乃随龙入关的功勋之臣。该家族与皇室历来保持着联姻关系,傅恒的姐姐孝贤皇后,即为乾隆帝的原配嫡妻,二人伉俪情深。

乾隆五年,时年十九岁的傅恒,因出身显贵、门第尊崇,得以入选为蓝翎侍卫。未几,旋即擢升为一等侍卫。傅恒凭借家族荫庇,初涉仕途便获三品衔,相较于科举正途出身的状元、进士,其凭借特殊优势于仕途伊始便占据高位。

乾隆擢升傅恒,实基于另一深层次考量。彼时,乾隆初登大宝,朝政大权主要为鄂尔泰与张廷玉所把控。在此情形下,为巩固自身统治,乾隆意识到有必要从满族亲贵阶层中培育一批年轻才俊。于是,讷亲与傅恒便被纳入重点培养范畴之内。

傅恒品行端正,全无世家子弟之浮浪习性,行事谨小慎微,深得乾隆帝赏识。即便在尚无显著功绩之时,乾隆帝便破格对其提拔任用。先由一等侍卫擢升为御前侍卫,并委以总管内务府大臣之职,乾隆八年,又将其晋升为户部右侍郎。

乾隆十二年,距起始之时已历四载,傅恒获擢升,出任户部尚书一职。回溯过往,自乾隆五年起,傅恒以六品蓝翎侍卫为仕途起点,仅历经七载,便实现从低阶至一品大员的跃升。至乾隆十四年,傅恒的政治生涯臻于巅峰,获封保和殿大学士,荣任首席军机大臣,且凭借卓越军功,晋爵一等忠勇公。

【亚军:皆以时运而或恩宠的和珅、尹继善】

和珅出身于满洲正红旗,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之职。从门第出身考量,其家族并非名门望族,与傅恒的家世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依据旗人传统规制,和珅在承袭世职后,通常需历经一段漫长的宦海沉浮,方可晋升至二品大员及以上的官职层级。

乾隆三十七年,和珅凭借三等侍卫的身份踏入仕途,于粘杆处任职。粘杆处,作为专为皇帝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特定机构,使得任职其中者拥有能够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契机。

古云“近水楼台先得月”,于乾隆四十年,和珅于粘杆处履职三载后,人生迎来重大转捩点。该年九月某日,乾隆帝获边疆奏报,闻有罪犯脱逃之讯。对此,乾隆帝面露愠色,援引经典,严肃质问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侍立身侧的侍卫们彼此相视,面露困惑之色,对乾隆所言之意全然不解。此语源自儒家经典《论语》,而侍卫群体中,多数人未曾研习过这部典籍,故而无人敢贸然应答。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于和珅,皆因和珅素以才学出众著称。

和珅遂向侍卫等众人宣称,圣上之意乃看守之人当负其责。不意此语为乾隆帝听闻,旋即,乾隆帝向和珅垂询其年岁几何、家世背景如何。和珅应对奏对极为妥帖恰当,自此之后,乾隆帝对和珅之态度大为改观,另眼相待。

回溯往昔,乾隆年间的十月,和珅获荐擢为乾清门侍卫。仅逾一月,其又荣升御前侍卫,同时兼任正蓝旗满洲副都统。自此之后,和珅仕途变迁频繁,几乎岁岁异动,时有一年数迁之况。至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晋升为户部尚书,至此,正式跻身一品大员之列。自初任乾清门侍卫始,迄升任户部尚书,前后历时凡八载。

尹继善,乃清代颇具声名之重臣。就出身而言,其隶属满洲镶黄旗,门第尊崇。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满人普遍视科举考试为艰难之途的背景下,尹继善毅然决然地选择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科举之路。

在清朝历史进程中,雍正帝对尹继善早有认知。回溯至康熙末年,彼时胤禛领受圣命前往关外祭祀三陵。行程途中,因遇磅礴大雨,道路通行受阻,胤禛遂暂居尹泰府邸。尹泰即为尹继善之父,彼时尹继善尚在潜心研读、筹备科考,胤禛于此际结识尹继善,此次邂逅给胤禛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雍正元年,尹继善于科举中拔得头筹,高中进士后,获授翰林院编修之职。至雍正六年,其升任内阁侍读学士,旋即外放任江苏巡抚。迨至雍正八年,尹继善膺任河道总督,此官职在当时秩从一品(需说明的是,河道、漕运两总督之品秩,自乾隆朝起改定为正二品)。

据史料所载,尹继善在任职期间,于巡抚之位履职六载,旋即又以总督之职理政八载。乾隆登基后,延续对其重用态势,委以尹继善两江总督之要职。至尹继善晚年,仕途更为显达,获任大学士,并擢升为首席军机大臣。

和珅与尹继善之获皇帝宠信,实赖时运,此情形偶然性显著,且不具典型意义。此类官员于官场虽或有之,然数量稀少。

【亚军:受雍正超擢的李卫】

李卫出身汉族,凭借捐纳途径踏入仕途。于康熙五十六年,其任职转迁为户部郎中;次年,即康熙五十七年,正式实授兵部员外郎一职。由此可见,李卫初入官场便获从五品实职,起点颇高。

在封建王朝的官僚选拔体系中,通过捐纳途径进入仕途者,历来难获帝王垂青。康熙统治时期,李卫虽凭借捐纳入仕,却长期在郎中一职停滞不前。直至雍正登基,李卫的人生轨迹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雍正元年,李卫获外放任职直隶驿传道之职,旋即调任云南盐驿道。于云南履职期间,李卫政绩斐然,深得雍正帝嘉许。至雍正二年,李卫未循常规晋升路径,越过按察使一职,径被擢升为云南布政使。

雍正三年,李卫获擢升为浙江巡抚。彼时,雍正帝正大力推行新政,基于新政施行的整体考量与布局,特授予李卫浙江总督之衔,官秩从一品。自踏入仕途伊始,至获此从一品官阶,李卫仅用九年光阴,其仕途晋升之疾速,着实令人瞩目。

在清代汉族官僚体系中,经详实考证,尚未发现有御史能在十年内擢升至从一品之位。以张廷玉、于敏中、曹振镛等晋升速度相对较快者为例,自其踏入仕途伊始,直至获任从一品官职,大体皆历经约二十年之久。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