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高得离谱的住房成本压垮年轻人,15万人走上街头抗议

海琦随心世界 2025-04-07 03:52:59

【要闻简介:西班牙青年怒吼:我们的家在哪里?】

2025年4月5日,马德里太阳门广场的青铜邮差雕像下,26岁的律师玛丽·桑切斯高举“房租吞没未来”的标语。她身后,15万抗议者(官方统计1.5万)的人潮涌向格兰维亚大道,巴塞罗那兰布拉大街则聚集着10万民众(官方统计1.2万)。这场由西班牙主要工会和住房活动家联合发起的全国示威,将矛头直指住房危机——租金十年暴涨81%,公共住房占比仅2.5%,年轻人月薪40%用于蜗居的现实,正在撕裂这个传统房屋自有率高达77%的国家。

房地产网站Idealista数据显示,西班牙平均租金从2014年的7.2欧元/㎡飙升至2024年的13欧元/㎡,马德里市中心更是突破20欧元大关。与之形成荒诞对比的是,25-34岁群体失业率仍高达17%,半数年轻人被迫与父母同住。34岁的IT工程师哈维尔·莫利纳苦笑:“我的年薪足够在巴黎租两居室,在马德里却只能与人合租阁楼。”

面对民怨沸腾,左翼政府接连出招:2025年1月宣布对非欧盟购房者征收100%房产税,4月3日废止实施12年的“黄金签证”计划。住房部长伊莎贝尔·罗德里格斯在X平台表态:“房屋应回归居住本质,而非资本游戏筹码。”然而,巴塞罗那去年查处的1.2万套旅游短租公寓,仅3000套转入长租市场,政策落地效果备受质疑。

抗议者特别聚焦国际资本对住房市场的侵蚀——美国黑石集团持有西班牙1.8万套租赁房产,德国基金收购巴塞罗那整栋历史建筑改造高价公寓。巴塞罗那市长承诺2028年前取消所有短租许可,但Airbnb平台仍挂着4.6万套本地房源。

【老李锐评】

1. 供需失衡的制度性溃败

西班牙住房市场呈现诡异悖论:全国空置住房超340万套,相当于每6套房产有1套闲置,同时刚需群体却无房可住。2008年经济危机遗毒的“鬼城效应”未消,资本又借旅游短租和金融衍生品制造新泡沫。政府虽规划200万㎡福利住房用地,但执行效率低下——法国建成同等规模社区仅需18个月,西班牙平均耗时4年。

2.代际契约的崩塌

“父母资助首付”的传统模式在房价收入比达9.3(马德里)的现实中失效。当60%的25岁青年仍与父母同住,西班牙引以为傲的家庭纽带正异化为社会流动的枷锁。更严峻的是,这种“延迟成年”现象导致生育率跌破1.2,人口结构危机迫在眉睫。

3.全球化资本的降维打击

国际基金凭借0.5%的欧元区负利率贷款,批量收购西班牙房产进行证券化操作。这种“金融炼金术”将住房转化为衍生品,使得本地刚需者不得不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与对冲基金竞价。政府虽祭出100%房产税,但跨境资本通过离岸公司、信托架构等手段规避监管的案例屡见不鲜。

西班牙困局折射出发达国家住房治理的共性难题:当住房被异化为金融资产,社会公平与资本增值间的平衡木终将倾覆。中国“房住不炒”的定位与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东方智慧——过去五年,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量相当于西班牙全国住房存量总和。

0 阅读:0

海琦随心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