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间2025年3月27日,《金融时报》独家披露:北约内部正掀起一场“武器采购革命”。据十余位匿名官员及军工界人士透露,加拿大、葡萄牙等美国传统盟友已启动对F-35战斗机采购合同的重新审查,并考虑转向欧洲“台风”或法国“阵风”战机作为替代方案。一位美国军工巨头高管直言:“华盛顿在北约承诺上的摇摆,正在摧毁盟友对我们的信任。”
此次转向并非孤立事件。加拿大国防部3月15日宣布审查88架F-35订单,葡萄牙议会亦在3月24日通过决议,要求暂停采购流程。北约前最高军事长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曾警告,北约可能因美国政策突变而“走向终结”,如今这一预言似乎正加速应验。
【技术失控与政治失信的双重危机】
F-35的“致命开关”争议成为导火索。尽管美国否认战机存在远程控制功能,但其对核心技术、数据链及后勤体系的绝对掌控已成公开秘密。2024年11月,美国切断对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的远程支援功能后,盟友警觉:若美方以同样手段冻结F-35,其国防体系或将瘫痪。
更深层的裂痕源于美国战略收缩。特朗普政府要求欧洲承担乌克兰90%的防务支出,并将北约军费标准从GDP的2%提升至5%,波兰等国被迫将国防开支推高至冷战水平,而法德等国则因财政压力公开抵制。一名欧洲外交官坦言:“我们不愿为美国的‘餐桌外交’买单。”
【地缘博弈:欧洲自主的艰难觉醒】
欧洲战机的逆袭,折射出欧洲大陆防务自主的迫切性。尽管“台风”与“阵风”在隐身性能上逊于F-35,但其完全自主的供应链和作战系统,正成为政治风险的“对冲工具”。德国联邦议院防务委员会主席米夏埃尔·罗斯勒称:“我们不能接受国防命脉握于他国之手。”
法国总统马克龙力推的“欧洲军”构想再次浮出水面。3月10日欧盟特别峰会上,21国同意设立“联合武器采购基金”,试图打破对美装备依赖。而英意日联合推进的“全球空中作战计划”,虽尚处概念阶段,却已显露欧洲六代机研发的野心。
【老李锐评:霸权黄昏与多极世界的胎动】
美国军售帝国的裂缝,实则是单极秩序崩塌的缩影。F-35订单流失背后,是盟友对“美国优先”的集体反噬——当华盛顿将安全承诺异化为勒索工具,军事同盟便沦为利益捆绑的生意场。
历史总在重演。冷战时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将欧洲纳入军工复合体;如今,技术垄断反而成为离心力的催化剂。加拿大的合同审查、澳大利亚的“奥库斯”动摇,乃至北约情报共享危机,无不揭示一个真相:没有平等的安全,便没有稳固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