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哪边不确定,但我们不能再靠猜了
最近,特朗普一句话上了热搜:
“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确实太高了。”
听起来像是在“反思”,外交部也回应了:“中方主张取消全部加征关税。”
但这消息传到我们这些做豆制品的工厂里,心里反而不是松一口气,而是敲响了一个提醒:
关税是不是取消不知道,但客户已经开始“盘算盘”了。
我是卢大发,广东和平县人,做腐竹出品。我们厂不是专门做出口的,但这几年也接了一些贴牌出口的订单,尤其是手工腐竹、低温日晒款,国外挺喜欢的。今天这篇我就从一个实实在在的工厂角度,跟你聊聊这波“风”到底能不能吹到我们头上?又该怎么提前准备?
一、你不做出口,但出口政策照样影响你有同行说:“我又不是出口商,关税涨不涨关我啥事?”
其实不是你做不做出口,而是你在不在出口客户的供应链里。
我们厂2023年下半年配合一个深圳的出口品牌做了三批货,准备发北美。结果9月美国那边关税调整,把“植物蛋白即食品”分类调高,对方订单直接砍了一半。
备的料、请的人、租的仓,都是我们先垫的。
📌 这种事一多了,你就明白一句话:
“政策不是你厂外的事,是你厂账上的事。”
二、特朗普的“认错”,到底是信号还是烟雾?在我看来,这话不等于立刻减税,但确实是风向松动的信号。
美国本身也受不了高通胀、物流成本、人工压力;民生类的食品类产品,关税高了消费者不买账,商家自然就少进货;豆制品这类“非敏感行业”,本身就有可能成为调整缓冲区。📌 所以这时候我们得问自己:如果客户突然来谈恢复订单,你准备好了没?
三、我们厂吃过的亏,总结起来就一句:太被动了那次客户砍单后我们开了总结会,我说了一句很实在的家乡话:
“人唔怕货走慢,最怕人唔识准备。”(人不怕货走慢,就怕自己一点准备都没有。)
从那之后我们做了两件事,才算慢慢“扳回局势”:
✅ 1. 把“出口产品”单独管理,不跟内销搅一起成本核算分开(汇率、报关、物流、包装都单算);工艺流程单独建档,有英文说明书;客户不下单了,我们也能拿这套去接新出口客户。📌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旦政策有变,你不是重头来,而是“翻翻资料、马上报价”。
✅ 2. 提前准备“内容资料”,客户拿得出手现在做出口,客户不只是要“你做得出”,还要“他能讲得清”。
所以我们配套做了:
中英文对照工艺说明书(1页搞定);腐竹生产过程小视频(拍2分钟即可);工厂操作照片+质检记录模板。📌 客户说:“你们这厂虽不大,但专业得让我放心。”
四、应对这波不确定行情,我们做了这张表👇关键点应对方法背后逻辑报价机制建立“浮动价”合同豆价+人工+税率变化一目了然工厂信任感搭建英文资料包让客户敢签单、不跳单品类规划主打日晒、非遗工艺款让产品脱离“低价替代”路线📩 写在最后:这两年我越来越认同一句话:
“能看到风向的人,未必赢;能调整风帆的人,才走得远。”
📢 我是卢大发,广东和平县的客家人。我们厂不大,但一直在做一件事:不靠运气接客户,靠准备接住客户。
中美博弈怎么走,我们控制不了,但我们可以让自己:账算得清、货备得稳、客户讲得明。
#特朗普承认关税过高 #腐竹出口#豆制品厂外贸应对 #贸易政策风向 #广东客家人 #卢大发
——END——
腐竹还是广东阳山杜步的好吃[无奈吐舌][无奈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