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90年代酒厂烟囱浓烟滚滚、酒糟堆积如山的场景吗?
如今,这些画面仿佛消失了一般。曾经我身边退休后的战友质疑过:“酒厂不冒烟、没酒糟,难道都改做勾兑酒了?”面对争议,看看行家是怎么说的!

一、酒厂为何不冒烟
过去酒厂依赖煤炭、木柴蒸煮粮食,浓烟是燃料燃烧的直接产物。如今,提倡环保,90%以上酒厂改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甚至引入太阳能辅助设备。如果年减少碳排放量达3000吨,相当于种植了1.5万棵树木。

工艺升级:蒸汽取代明火
现代蒸馏设备采用封闭式蒸汽循环系统,热效率提升40%,废气通过冷凝回收,仅排放少量水蒸气,肉眼难见“冒烟”现象。酿酒师坦言:“传统‘烟火气’的消失,反而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所以说,过去烟囱是生产的信号,如今则是环保的勋章,浓烟消失≠停产,而是酿酒业向绿色转型的里程碑。

二、酒糟去哪儿了?
传统酿酒工艺中,粮食残渣占比高达30%,而现代技术通过精准控温、多轮发酵,残渣率降至5%以下。例如,大曲浓香型白酒酿造,采用“续糟配料”工艺,将酒糟循环利用,经过多轮发酵,充分提取其中的淀粉和营养成分,使得酒糟的剩余价值被最大化,最终产生的酒糟量大幅减少。

剩余酒糟不再堆积在酒厂,是因为被加工为饲料、有机肥或沼气原料。四川某酒厂与养殖场合作,年产酒糟饲料10万吨,创造额外收益超2000万元。此外,酒糟沼气发电可满足酒厂30%的能源需求,形成“自给自足”的生态链。

三、不冒烟、无酒糟=勾兑酒?
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正常工艺,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酒精兑水”。真正的勾兑,是指将不同批次、不同年份、不同风味的原浆酒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以达到统一的口感和质量标准。这种工艺在白酒生产中已经沿用了多年,是保证白酒品质稳定的重要手段。

例如,某粮液的勾兑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将不同窖池、不同年份的基酒进行精心调配。通过勾兑,酿酒师可以平衡酒的酸、甜、苦、辣、香等各种风味,使每一瓶酒的品质都保持稳定。勾兑后的酒,口感更加醇厚、协调,而不是简单的“酒精兑水”产物。
纯粮酒和勾兑酒并不是对立的。纯粮酒是指用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通过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酿造而成的白酒。而勾兑酒,既可以是纯粮酒之间的勾兑,也可以是酒精与香精的勾兑。

如果你要避免买到酒精勾兑酒,只要避开酒瓶上标注这(GB/T 20821、20822)就可以,这是酒精酒的执行标准,看准GB/T 26760(酱香)、GB/T 10781(浓香)等纯粮酒标识,便能买到纯粮食白酒。

像我平时自己买酒都是找执行标准为GB/T 10781(浓香)的粮食酒,竟然说到这了就与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喝的优级口粮酒,南池翠N9,这款酒产自四川邛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浓香型白酒。

它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酿造而成。背后的酒厂是当地的老八原酒厂,如今已经是有将近40年的酿酒经验了。
在酿酒白酒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每一款酒水都要经过9年的窖藏才会取出,使酒体清澈透明,入口醇厚绵甜,酒香浓郁且回味悠长,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风格,不少喝过的酒友都会在家囤个几箱慢慢喝。

所以说啊,酒厂不冒烟、无酒糟,并不意味着酒厂在生产酒精勾兑酒,这更多是酿酒工艺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你记忆中的老酒厂是什么样?欢迎评论区分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