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孙燕姿的近况整破防了,孩子的小升初,真有一堆掏心话可以说…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8-20 19:37:28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视频。

大致内容是:有粉丝问天后孙燕姿,什么时候开演唱会?

没想到天后无奈地回复说:“(明年)10月以后,因为那时候小孩考完试了(新加坡的小升初考试)。”

更让我破防的是,燕姿感慨万千地说:“感觉是妈妈在考试,父母的心酸大家都懂的。”

作为一个家里也有个新六年级小升初娃的妈妈,简直不能太同意。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里,六年级的孩子会面临几乎决定后面学业规划的重要考试,叫做“小六会考”—— PSLE Exam。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网

根据这个考试的分数,最后决定孩子入读哪所学校,分数越高入读的学校越好,相当于学业分流提前到六年级。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网

虽然说后面还有两次的考试择校机会,但是大家也知道,师资和学习氛围在不同水平的学校里差别可是很大,孩子一下子就被分流后,逆袭概率是很低的。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连天后都会紧张,毕竟天后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也是新加坡的知名大学了,她觉得自己也很难在这个升学制度下,对处在关键节点的孩子不管不顾。

▲图源/《他乡的童年》

广州今年新六的孩子和家长也不太好过。硝烟四起,扑朔迷离,是我对今年暑假新六孩子经历的“八字总结”,懂的人我相信肯定能读懂。

这两三年小升初娃的日子不太舒坦,是有所耳闻的。主要是政策一直在变,搞得家长和孩子都很被动,对家长和孩子的应对能力要求也高了起来,甚至还可能忙活了一轮结果一场空……

今年春夏我其实也有预感暑假估计会比较坎坷,还真猜中了,不过因为应对的比较及时,这些坎坷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们也有做一些取舍,比如这几天有机构在组织要去外省参加HB赛,我们就弃考了。哥哥一开始还挺惊讶的,没想到我可以放弃传说中超高含金量的赛事,但后来仔细听我聊完,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

所以这几天我也在想一个很重要的想法。我觉得不一样的投射和关注点,会让家长看待同一件事情的心态和感受很不一样。

特别是小升初的家长,我们也不要让自己停留在盲目的、疲倦的内卷里,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内在核心。

所以今晚就把我这些天和孩子聊过的掏心窝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话我也是一样对新四弟弟说的。

我觉得特别是中低年级家庭,更需要仔细看看,可以给自己打打预防针,为孩子几年后的小升初做一个周全预备。

1 不能不学数学,但也不能唯它不可

大家都知道,只要涉及到选拔,基本上数学是绝对的C位,其次是英语。

这样子的一个标准,会让孩子和家长陷入另一个误区,就是过度、盲目、极致地卷奥数。

但是,关于孩子学的奥数知识点范围,对应的小初高数学知识点范围之间的关系,我找了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下。▼

这个图说明了什么?也就是说,为了要数学登顶而学的奥数,其实大部分知识点,基本上对于未来的中高考帮助是不大的。

国家目前打击的违规竞赛,实际上所遏制的是溢出的数学难度增量(难度真的很夸张),因为它不仅过度耗损了孩子,还对国家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并没有明确的增益。

目前的奥数竞赛体系,想要筛选出的是竞赛型人才,就是为五大竞赛准备的孩子,这样子的名额放眼广州都是少的,所以就需要通过一轮一轮的筛选,选出合适的孩子。

这并不是真正的适用于大多数家庭的择优路线,因为大部分孩子和家庭,我相信大家瞄准的一定是中高考,而更多的中学,都是用中高考来作为学习方向,去评价教学成果。

所以这几年的小升初对数学竞赛学科的打压,其实是一种表态,以后只会继续强化这个趋势。

因此,家长要主动、清楚地对自己孩子进行阶段性的定级,以便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对孩子的综合水平有个全面的跟踪和评估,真的是走竞赛的苗子,还是之后走综合路线认真准备中高考,小学生家长不能不晓得。

不要一味盲目去卷数学难度,但需要对数学学习有个清晰上升规划。如何对孩子的数学水平进行详细定级,我明天会单独写篇文章详细说。

想要提前做定级测评

可以私信我

适合大部分孩子学的数学,都是拓展+浅奥,并且有清晰可见的综合能力提高方向,能让家庭对标中高考的提升去准备。

2 小升初硝烟深不可测,给孩子留点保底退路

孩子升上五年级后,我就有一直观察小升初状况,确实广州这两年的小升初硝烟是深不可测的,观察下来大家知道哪种情况最让人焦灼不安吗?

目标立得不清晰,本着“人有我有,人有我更优”心态的家长,其实是最感受到痛苦和焦虑的群体。

比如这两年一直在打击跨区升学,也就是荔湾区的孩子想择校到越秀区的中学,难度会大为增加,哪怕参加了各种密考拿了票,被放票的概率也相当之高,这样子的落差其实对孩子的初中学习、小初衔接,反而是不利的。

因此,关注自己本区资源,如何在本区资源里获得更多的舞台空间,反而成了后面几年家长和孩子要务必关注的地方。

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区、每个资源学校,都那么看重竞赛人才的培养体系,要善于给孩子找更多的、能打开孩子潜力的“砝码”,在关键时刻会变得相当重要。

有的学校看重特长竞赛证书

有的学校看重校内学科综合

有的学校摇号后再分班考测评

……

对自己本区资源的高度了解,会让你能在小升初这一年有更多的灵活性。

像今年虽然广州很混乱,但我心态还算平和,原因是哥哥虽然数学竞赛成绩不算天牛(现在奥数的难度真的卷成麻花辫),但学得有后劲,属于后面一年如果能坚持稳扎稳打查漏补缺,能看得见他顺利突破和提高的可能性。

而哥哥在六年级之前,已经有两个比较关键的特长储备了,比如——

英语特长,以及科技特长:WRC世界机器人大赛全球总决赛高级组一等奖第七名,以及广东省教育厅信息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一等奖季军。

这些储备至少保证Joshua哥哥,无论接下来去本区的哪所学校,他都有很多的空间和机会去施展。

不然,如果像今年一样,大部分孩子想参加的数学考试都被“违禁”掉,孩子去哪里证明自己的综合实力,总不能说“报了XX机构的XX班型”吧(这个是无效简历)。

所以特别是中低年级家庭,在重视数学之余,家长还要把视野放更宽广一些,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科综合发展,让孩子能有平和心态接受一切可能的变化。

世界足够精彩,舞台也足够大,家长不能只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去卷,要善于筛选自己的资源,并且找到和自己孩子匹配度更高的方向,去跟踪观察,才会在最后一年拥有更多的机会。

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舞台发光发热,其实孩子整体的成长值和学习后劲,也会更高的,这是一个“积极循环”的过程。

3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起步不怕晚,稳步前进就好

姐妹们知道我在陪Joshua哥哥准备小升初时,发现了什么事情吗?

原来Joshua哥哥的数学基础,也没有很扎实,原来哥哥的C++和CSP-J的学习和准备,还真的是晚了一年。

哥哥的数学强弱项太明显了,所以我跟他定的2024年秋冬的计划,就是查漏补缺,重新把四年级以上的《高思导引》好好刷一遍,并且结合《高思导引课》的知识点课堂,把自己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一遍。

CSP-J也是一样,初赛主要是理论的选择题,该刷的题、该看的书还是得虚心踏实学起来,现在离考试也不足一个月,对他的毅力考验也是有的。

他以前没那么重视的错题本,我现在要陪孩子好好做起来了。

因为哥哥的前车之鉴,所以弟弟现在在数学、英语等学科,包括科创、机器人的特长培养学习上,我都会更为关注他的基本功功底,以及是否对老师教授的每个知识点有足够的深入理解力。

是否透彻啊?

基础是否扎实呢?

能否举一反三啊?

这类题型能否驾驭的更灵活呢?

……

我北京出差还特地去了一趟高思教育总部,跟教研老师聊了很久如何更好地去做数学学科的查漏补缺。我手里拿的就是哥哥五年级时刷过的高思题,但里面有一些知识点,我发现他现在也还不会……

其实到了小学最后一年,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直接跟自己的短板面对面,但起步晚,落后一点没关系的,因为只要去面对它,一步一步走稳,就有突破。

解决的过程,对中低年级的弟弟也有启发,因为他可以通过体系化的学习模式,把这些问题提前预防掉。哪怕还是学《高思课》和《高思导引》,弟弟的学习效率和成长空间,肯定比哥哥要更多。

这也是取经的意义,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用再纠结之前有没有疏漏,只要开始了,把后面的节奏踩稳踩对,就会有好的结果。

因为学心理学,所以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的自洽感很高,我们不能只是埋头走路,不看看前方远景。带孩子多看看更大的世界和风景,这会让孩子对自己也有更多的自信,也会更加洒脱。

互勉,萌芽。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0 阅读:0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