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苦难与磨砺中守望光明的故事,激励万千儿童的励志经典!

木头马教育图书课程 2024-07-28 13:58:37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它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书中描写了高尔基的童年期,以主人公阿廖沙为原型,用孩童的观察和感受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阿廖沙遭受着冷漠自私的外祖父的毒打、暴躁的舅舅带来的煎熬……但他并没有被打倒。淳朴慈爱的外祖母、善良可爱的“小茨冈”像是驱散黑暗的光,让他勇敢地成为一个正直、有爱心的人。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感叹过:“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他的笔名。他是苏联著名的作家,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文学声誉和艺术影响,他的诞生地被命名为高尔基市,这是对一个伟大的人最好的纪念。

高尔基

高尔基只读过两三年书,从十岁开始就得自己赚钱为生,他的笔名“高尔基”的意思就是“最大的痛苦”。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一直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敌人》等等。

高尔基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但他在高尔基四岁时就去世了,小高尔基被母亲带回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时期。外祖父出身贫苦,年轻时做过多种苦工,后来做印染行业,家境还是比较富足的。但好景不长,外祖父大笔放贷,可借款人破产,还不上钱,这就导致外祖父家道中落。高尔基十岁时,外祖父就要高尔基自己干活谋生。

高尔基青少年时期做过许多工作:信使、厨房里的杂工、卖鸟、售货员、船上的杂工、面包店的学徒、工地上的杂工、晚间的看守人、铁路职工……这些经历,都成为高尔基思考人生、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

《童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十岁之前的生活,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真实生动地绘出了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图画,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童年》是1913年创作的,于同年下半年和1914年初在《俄罗斯言论报》上发表。尽管它的宣传意味很重,但它还是非常真实地描绘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发生的事情,时代性很强。

《童年》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想到野蛮的俄国生活中这些令人感到压抑的种种劣迹,有时我会反问自己:这种事值得去谈吗?但每次我都满怀信心地对自己回答说:值得!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恶的现实,至今也还没有消亡。这种现实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认识,以便把它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整个痛苦与可耻的生活中连根拔除……尽管这种丑行令人反感,使我们倍感压抑,使许许多多心灵美好的人感到难以生活下去,但俄罗斯人的心灵毕竟还是健康和年轻的,他们正在消除,而且将来一定能够消除这种丑恶行径……一种光明的、健康的、富有创造性的力量,正在顺利地成长起来,人们善良的本性在增长,它唤起了我们恢复人类美好生活的永不泯灭的希望。”(《童年》第二百六十四页)

在高尔基童年的生活中,呈现在他面前的现实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在父母身边的生活和在外公家的生活。后来,这种分裂的生活现实在高尔基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强烈,越互不相容,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莫过于外公和外婆两个人了。

高尔基刚到外公家的时候就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我都不喜欢,我觉得我走在他们中间是个局外人,不知为什么,甚至连外婆也失去了光彩,跟我疏远了。我特别不喜欢的是外公,从他身上我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敌意,于是我格外地注意他,有一种畏惧的好奇心。”(《童年》第十六页)的确,是外公第一个鞭打小阿廖沙的,而且打后还说这都是为了他好,还说他自己挨过的打比他多多了,没有那些打骂就不会有他今天事业的成就。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

三十年的时间使外公“媳妇熬成婆”,他练就了一副六亲不认的铁石心肠,认为人生在世,无时不在四面受敌,人与人只能以邻为壑,党同伐异,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就是外公的人生哲学。但外婆在阿廖沙的眼中就不同了。他说:“我一想到外婆,一切苦恼与委屈都离我而去,化为乌有,一切都变得比较有趣、比较愉快了,人们也变得更加可亲、可爱了……”(《在人间》第七十三页)

外公和外婆性格迥异,他们各自的上帝也大相径庭。在外婆心目中,上帝是大慈大悲、通情达理、宽以待人、和蔼可亲的,她视上帝为知己,有什么心事都向他倾诉。实际上,这个上帝的原型就是她自己——真诚老实、仁爱慈祥。高尔基将人民身上的一切优秀品德都体现在她身上了。而外公心目中的上帝就不同了,他凶狠残酷、心胸狭窄,有强烈的报复心,显然带有外公自身的一些特点。“外公跟我讲上帝的威力无所不在时,他总是而且首先是,强调这种威力的严酷性:比如,有些人造了孽——后来被洪水淹死了,又有些人造了孽——后来活活被烧死了,他们的城市也被毁于一旦。还有,上帝常用饥荒和瘟疫来惩戒世人,他历来都是悬挂在大地上方的一把宝剑,是惩罚罪人的鞭子。”(《童年》第一百一十八页)他认为,既然上帝都是这样,为了发财致富,刻毒残暴一点也就算不了什么了。他连对几十年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都毫不讲情义,老了竟狠心将她一脚踢开。这种丧心病狂的自私和吝啬,完全是他作为小私有主的贪婪心理的真实写照。一旦遭到破产的厄运,他会变得六亲不认,因为他自己就有过这种受人盘剥与被看不起的惨痛经历。世道如此,理所当然,要怪只能怪上帝了。

可上帝又错在哪里呢?是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使然。但是宗教毕竟还是有它自己的作用。在童年高尔基的心目中,外婆与外公是善与恶的两个象征,小茨冈在内心素质上更接近于外婆,但他时时处处受制于外公,而这一点最后终于毁了他,被活活砸死在沉重的十字架下。

除外公一家人外,童年的高尔基还认识许多在外面过流浪生活的人,其中就有长期为外公卖命,最后因双目失明被踢出门外,只能沿街乞讨的格里戈里师傅。在幼小的高尔基看来,外面的日子比家里更加贫困和严酷。但是他们家的房客“好事儿”却有些与众不同,家里人都视他为“异类”,认为他是个“怪人”,不喜欢他,担心他把高尔基带坏了,因此决心把他赶走。事实证明,他对高尔基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书中有一句话正说明了这一点:“您瞧,我形单影只,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亲友!”(《童年》第一百四十一页)“好事儿”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年幼的高尔基,使他产生了共鸣。阿廖沙·彼什科夫一踏进外公的家,就感到和他们格格不入,这种感觉与日俱增;最后忍无可忍,只能一走了之,去寻找另外的世界。

除了高尔基,还有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写过《童年》,这位作家就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有人评价说,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除了上述三部伟大的名篇,他也写过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托尔斯泰

虽然高尔基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很远,但他的思想可以通过他的文字传递下来。

-END-

文章来源于木头马图书公众号,想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木头马图书公众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