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版《三国演义》青少年成长必读,化解阅读难度,为读原著铺路

木头马教育图书课程 2024-07-25 14:37:20

东汉末年,由于皇帝的无能,黄巾军在各地起义,各路英雄都趁机来发展各自的势力。其中,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势力逐渐发展强大:魏阵营以曹操为首,通过官渡一战打败了当时称霸一方的袁绍,接着统一北方,建立了曹魏政权,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实力最强阵营;蜀阵营以刘备为首,辅佐他的有关羽和张飞,这三人在桃园结义之后,曾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后,建立了刘蜀政权,和曹魏、孙吴抗衡;吴阵营原本依附袁绍,后来孙坚战死,他的长子孙策继承父业后,脱离袁绍,自立门户,成立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孙权接过父兄基业,将其发展壮大。

三个政权之间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刘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在描写这场战役时,对它的来龙去脉做了精细的刻画,包括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及周瑜派人使用反间计、苦肉计引曹操上当,最终熊熊烈火在江上燃烧,曹操的连环船不堪一击,曹军大败而逃。每一个场景都描写得十分精彩,引人入胜。

这场赤壁之战后,天下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刘备和孙权的实力大大增强,而曹操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机会。于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了。后来,三个政权之间依旧纷争不断,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层出不穷。这一分裂局面最终以司马炎一统三国并建立晋朝结束。

在《三国演义》的娓娓道来中,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深刻地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礼贤下士、仁政爱民的刘备;武艺超群、忠义勇猛的关羽;粗中有细、爱憎分明的张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自负多疑、谋略超群的曹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孙权,等等。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每一次出场都让人过目难忘。同时,我们也在罗贯中精彩的叙述中,见识了空城计、苦肉计、反间计、美人计、声东击西等各种计谋,十分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并不是一部完全虚构的小说,其中的重大事件都取材于《三国志》这本史书,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小读者们,快翻开这本《三国演义:青少版》来看看吧,相信你会从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战争故事和历史人物,感受到古典小说带给你的乐趣。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将近百年的三国乱世历史为基础,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

这本书结构庞杂,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罗贯中在正史和后世演绎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的艺术创造,虚构了大量情节,最终成功塑造出了“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以及张飞、赵云、孙权等一大批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还留下了三顾茅庐、赤壁大战、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逸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抑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期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戏剧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当代流行的《三国演义》即为毛氏版本。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比如小说中的刘备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

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尊刘抑曹”的主题。小说中的曹操成为典型的奸雄,性格奸诈、暴虐。《三国演义》对曹操进行艺术处理,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的儒家思想倾向,看重执政者是否为“正统”,憎恶不仁的暴君。

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小说一开篇就是“桃园三结义”,“义”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过关羽这一形象,宣扬了“义”的思想。作品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其中代表性人物便是诸葛亮,其他人物和他相比逊色不少。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首先,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统帅才华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另外,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周围环境或各自的言行,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还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杀伐决断,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都是流传极广的故事。

作者与修订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三国演义》。

毛纶,字德音,号声山,明代文学评论家。与金圣叹是同时代人。毛纶在当时也颇有文名,但一生穷困不仕。中年以后,双目失明,评《琵琶记》《三国演义》以自娱。评书时,由他口授,再由其子毛宗岗校订、加工和最后定稿。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是现存《三国演义》的修订者,其情节上有一定的变动,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成语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

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三顾茅庐(刘备)

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初出茅庐(诸葛亮)

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

鞠躬尽瘁(诸葛亮)

指小心谨慎,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望梅止渴(曹操)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才高八斗(曹植)

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七步之才(曹植)

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超群绝伦(关羽)

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顾曲周郎(周瑜)

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名人点评

1.《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

——(清)章学诚

2.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3.《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

——袁阔成

4.《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中吸取了营养。

——金庸

好故事吸引孩子,好习惯受益一生。让孩子热爱读书,爱上名著,是我们每个家长对孩子从小的期望和培养的目标。这套书不仅降低了孩子读原著的难度,还能让孩子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时了解名著,在兴趣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内页展示·

-END-

文章来源于木头马图书公众号,想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木头马图书公众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