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格竹”失败,不是否定朱熹,而是否定这一重量级“儒学”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4-06-29 18:48:11

最近闲来翻看《王阳明全集》,编书者开篇即对王阳明进行了高度赞扬,并引经据典予以明证:

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王阳明是伟大的精神生活着,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充分肯定了王阳明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和立新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阳明思想流传千古,响彻中外,不仅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等人积极吸纳、从中受益,而且有着“日本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也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日本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为王阳明哲学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作为一精神世界的重要大拿,我不否认王阳明在精神世界的贡献,也不否认“心学”的高度,更被他的卓越功勋所倾倒,对于世人认可的“三不朽”达成第一人,我举双手赞同。但学过科学的我,更加认同科学的研究方法——动手思考(hands-on thinking),也就是实践,这在我从事的工作中经常用到。而且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一点:人虽然有主观能动性,能通过自身的思考揭示客观规律,但值得一提的是:大自然有障眼法,人的思维又有局限性,导致心中所想往往与现实偏离太远。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远胜于王阳明的世界性哲学家,精神研究的先驱,在对客观规律解读时,凭着拍脑袋和自己的感官知觉,也出现了致命错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一经提出,没人敢质疑,感觉也是对的,但却祸害人类文明2000年。

值得欣慰的是,王阳明也实践过,只不过他的实践是反证法。当时的明朝为了“立圣”、控制人心,朱元璋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将本家朱熹立为明朝圣人,将他的理学推广至全国使用。为此,历代科举考题无非都是对朱熹的经典语录进行解读,看看谁能中“圣意”?

王阳明一早也对朱熹的理论高度认可,但久而久之,喜欢思考的他便对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生出了怀疑。为了证明朱熹“格物致知”的错误性,王阳明干了一件举世闻名、被后世大书特书的事情:阳明格竹。

结果意料之中,当带着有色眼镜、带着个人主观意见去做事时,结果必然与自己所想“一毛一样”。因为心中一直觉得“格物致知”是荒谬的,故而王阳明格了七天七夜,手上的细胞、眼睛中的眼球全部退化了,果然感觉竹子“什么也没有”。据此他充分认定: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误的,转而开启了“心外无物”的新学堂。

在此需要事先提及的是:虽然朱熹和王阳明同属圣人,在各自的专业上都有建树:朱熹创立了理学,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但二人本质上都是儒学的延续传承,而且受孔子的“代圣人言”、“述而不作”的影响,朱熹和王阳明都效仿孔圣人沉沦经典,只求解读古之四书五经的奥义,而不敢有逾越雷池半步的想法。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王阳明就抱着《礼记·大学》和《孟子》两本书一顿猛啃。他的致良知就来源于孟子;

所谓的龙场悟道就是对着《礼记·大学》一顿冥思苦想,仔细揣摩古人这究竟是啥意思,最终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深意,据说还高兴得跳了起来,当然这其中也有《诗》《书》《礼》《易》《春秋》的功劳。总的来说还是沉沦经典,不看现实。

对于朱熹而言也是如此,他抱定的书死啃的不是《孟子》,而是重量级的“儒学”书籍——《礼记·大学》。之所以说它是重量级,因为里面有一句话流传千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王阳明千方百计证明是错误的“格物致知”,其实并非朱熹的原创,也来源于一重量级的“儒学”书籍。原文是这样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齐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以说准确严谨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通过“阳明格竹”的失败,急于证明“格物致知”的荒谬,其实否定的不是朱熹,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在否定这一重量级“儒学”专著——《礼记·大学》。

当然,否定了《礼记·大学》,就是否定了他思想的根源之一,也是在否定他自己。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