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58岁男子吃脑心通胶囊,来益气活血,坚持1年后如何了?

严医科普羊生 2025-04-12 18:23:39

资料来源:

[1]邓艳萍,史胜楠,王培利.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冠心病的“分消”之法[J/OL].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3[2025-04-07].

[2]廖姿艺,王蓉,彭婷,等.冠心病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5,23(06):1022-1025.

[3]张鹤.稳心颗粒与脑心通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4,43(04):61-62.

脑心通胶囊是临床中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成药,其组方源自经典名方并加以改良,含有黄芪、丹参等多味中药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在冠心病治疗中,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不过,药物虽有疗效,却也存在潜在风险。

2019年,刚满58岁的周立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里。他是个勤劳朴实的人。年轻时,他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无论是在工厂里搬运重物,还是在自家农田里辛勤耕种,他都从不抱怨。可唯独在吃上,他有着自己的讲究,桌上有几盘肉是他唯一的标准,红烧肉、油焖虾等层出不穷,动物的内脏更是他的心头好,猪肝、猪腰等常常出现在他的餐桌,再配上几口酒,周立民才觉得这生活有盼头。然而,这一切的平静,却在他不经意间的身体变化中悄然发生了转折。

2019年3月3日,周立民清晨起床,洗漱后打算去厨房烧水泡茶,刚提起水壶,他却突然感觉胸口一阵闷胀,说不清是疼还是压得慌,就像有一只沉重的手按在胸前,连呼吸都比平时沉重了些。他扶着灶台站了一会儿,稍作休息后症状才慢慢有所缓解。因为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他也没有当回事,只以为是昨晚没睡好或者最近天气潮湿闷热导致的。

可随后几天,类似这种胸闷感又时不时的出现过几次。到了4月14日,周立民在打扫院子时,这种胸闷的感觉在一次来袭,然而这次胸口的不适不再只是闷胀了,反而有些许轻微的疼痛,就感觉胸前像被一根橡皮筋紧紧勒住,左肩也隐隐的有些发酸,他的动作也慢了下来。老伴儿多次催他去医院检查,他却总是摆手拒绝,嘴里说着:“年纪大了,哪有不生病的呀,扛一扛就过去了。”

到了6月3日,他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刚出门买菜的他,在没走几步路之后就感觉到有些呼吸不上来,两条腿也变得沉重,就像是被绑上了几十斤的铁一样。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像是忽然老了十岁,他不得不靠在卖菜摊旁的柱子上歇一会儿。面对老伴儿的关心,他总笑笑敷衍过去。

直到8月10日那天,周立民独自出门买米。刚走到小区门口,他忽然觉得胸前一阵剧烈的钝痛,像一块烙铁压在心口,疼得他额头直冒汗,双腿发软。他踉跄着回到家中,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妻子见状吓坏了,立即将他送往县人民医院。

在医院,在详细了解了周立民的症状后,医生为他做了血常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3 mmol/L,在Ⅱ、Ⅲ、aVF 导联,ST 段呈水平型压低约 0.1mV。随后医生又安排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可见 70% 的狭窄,血管内壁不光滑,有多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部分斑块呈偏心性分布。最终根据周立民的检查结果和症状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面对确诊,周立民懊悔不已。医生为他开了降脂药物、阿司匹林以及脑心通胶囊,并反复叮嘱他,除了按时规律服药,还必须改变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饮食要清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锻炼,定期到医院检查。

回到家后,周立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开始晨起慢跑、晚上早睡,饮食也一律以低脂低盐为主,连他最爱的肥肠和红烧肉也不再碰,烟酒更是被他拒之门外。每天早上七点,他都准时在小区里绕圈慢走。最关键的是,脑心通胶囊他每日按时服用,从不间断。

在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双重作用下,身体逐渐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服药三个月后,他的胸闷感明显减少,走路时也不再气喘吁吁了,头晕犯困的症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显得精气神十足。他去医院复查,总胆固醇下降到了3.5 mmol/L,心电图也比之前稳定许多。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但生活并没有一直顺风顺水。2020年9月19日,周立民正在家悠闲的看着电视,他突然的感到一阵头晕,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待久了,脑袋昏昏沉沉的。他用手揉一揉自己的太阳穴,试图缓解这种不适。他以为只是自己今天看电视太久,便想着出去走走就会好,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9月221日,他在家帮儿子安装窗帘,站在高凳上抬手举物已有些吃力,他感到有些恶心,眼前有些发黑,突然一阵强烈的头晕袭来,他重重跌坐在地。嘴角也向左边有些歪斜。周立民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发现自己的舌头好像变得不听使唤了,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儿子被吓得惊慌失措,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医院里,医生们争分夺秒地对周立民抢救,并为他进行了头颅CT、脑部核磁等检查。头颅 CT 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基底节区有一约 3 cm×2 cm×2 cm 的高密度出血灶,周围有明显的低密度水肿带,中线结构向右侧移位约 0.5 cm,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MRI检查显示:在T1加权像上,于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形状不规则、边界尚清的高信号影,周边脑组织因出血产生的占位效应,呈现出稍低信号的受压改变。最终诊断为脑出血。

周立民的妻子泪流满面,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丈夫的冠心病明明已经有所好转,为什么会突然脑出血。她忍不住质问医生:“肯定是你们医术有问题!我老公一向身体健康,自从之前确诊高血脂和冠心病后一直吃着脑心通,而且还坚持锻炼、清淡饮食,烟酒更是不敢喝了,之前还说病情好转了,为什么会突然脑出血呢?”

医生也感到十分困惑,脑心通虽然是活血药,但正常服用一般不会引发脑出血,况且周立民的生活方式如此健康。于是,医生详细询问了梁勇的生活细节和用药情况。经过一番深入交流,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医生摇了摇头,惋惜道:“脑心通胶囊虽好,但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很多和你一样的冠心病患者,吃脑心通胶囊时都会忽略了这几个用药的关键点,不仅疗效不佳导致肝肾的毒性,甚至出现脑梗、心梗等生命危险,如果能注意这几点,用药才是一件安全放心的事情...”

一、情绪易激动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

周立民本身是一个急躁的性格,遇事很容易激动。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后,开始服用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平日里,在小区和邻居下棋时,要是棋局稍有不顺,他就会忍不住提高音量,争得面红耳赤。

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周立民的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血压急剧上升。原本因为冠心病就较为脆弱的血管,在这突如其来的高压冲击下,不堪重负。虽然他一直按时服用脑心通胶囊,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血通络的作用,但此时血压的剧烈波动完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范围。长期的情绪激动,让他的血管反复遭受高压冲击,血管壁的弹性逐渐下降,变得越来越脆弱。如果周立民能够意识到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或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过度锻炼增加心血管负担,诱发脑出血

自从查出冠心病后,为了让身体快点好起来,周立民开始每天进行高强度的锻炼。他觉得只要多运动,就能增强体质,战胜疾病,所以即使在服用脑心通胶囊期间,也丝毫没有减少运动量。每天清晨,李大哥都会早早起床,先沿着小区跑上好几圈,然后去公园的健身器材区锻炼。他总是挑战自己的极限,做大量的引体向上、俯卧撑,而且一锻炼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很少休息。一开始,他感觉身体还能适应,甚至觉得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

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过度的锻炼让李大哥的身体越来越疲惫,每次锻炼完都气喘吁吁,累得不想动。他的身体在持续的高强度运动下,处于应激状态,血压不断升高。由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本身就存在狭窄和硬化的问题,而脑心通胶囊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在过度锻炼引发的血压飙升面前,反而可能使血管的压力过大。

三、忽视药物副作用和自身状况,导致脑出血

周立民在服用脑心通胶囊期间,未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可能的副作用。他认为这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便长期服用。然而,脑心通胶囊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在未监测血压和凝血指标的情况下,盲目服用此类药物,加之情绪激动和过度锻炼等因素,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如果周立民在服药前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定期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可能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注:《2019年,58岁男子吃脑心通胶囊,来益气活血,坚持1年后身体如何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