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两天财政部和金融监管局发了个通知,关于在银行信贷等业务领域开展审计报告批量查验试点工作的通知。
主要内容就是打通了银行和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的系统,银行可以直接批量自动查验、智能查验真伪,财务指标等多项信息了。
这个系统就是以前咱们说过的备案系统,那个二维码。
运用信息化手段打击不法机构假冒会计师事务所名义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个别会计师事务所为同一审计事项违规出具多份审计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提升银行业务审核效率,加强风险管控。
你们有兴趣去看一下原文:
https://kjs.mof.gov.cn/gongzuotongzhi/202504/t20250411_3961835.htm
未来估计就会终结了,企业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专门提供的审计报告了,就是不同口径下的多套账。
应该算个大利好吧,我觉得对于审计行业,和市场都算是大利好。
对于审计行业来说,这一切一切的规范和强监管,未来都会提高中小事务所审计报告的公信力。
现在审计行业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除了前30名的事务所,其他的基本接不到啥活,基本也就能出一出那种无伤大雅,应付形式资料的报告,不咋挣钱。
投资并购领域,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只认可四大和八大的审计报告,美元的基本只要四大的。
其他的审计报告,都没有看的必要,是不是这个情况,你们去问问身边做投资的朋友。
未来会慢慢改变这个现状,大家一起努力,中小事务所的公信力会提高。
对于市场也是大利好,只要能给造假增加难度的事,对于市场都是利好。
这次的试点是从银行的的信贷业务开始的,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出多份审计报告的企业。
现在这个备案系统,其实是可以,多个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同一个企业,同一个年度,都出具审计报告,并备案的。
不过后备案的事务所能看到相关信息哈,但他还是能备案。
以后金融机构能批量智能查验以后,同一年度,多份审计报告的情况肯定就会减少了。
而且审计报告的作废啊,撤销啊,修改啊,肯定都能看到。
未来估计针对这些异常情况,财政部跟各地协会也会加强抽检的力度。
要不了几年,审计行业的乱象就会少很多,就可以一起配合着一级市场的强监管,为投前、投后提供价值了。
现在还在胡乱出的事务所,也要掂量一下,看清楚形势,不要跟趋势作对,顺势而为,现在赶紧收手一切都来得及。
《国资风控变了,春江水暖鸭先知》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皆为匹夫”,在里面会分享更多尽职调查、财务管理、财务造假、税务合规的实操干货。
谨慎加入,阅读门槛较高,优质的内容你在退款期内也看不到,不可能白嫖。我写的都是实操干货,你如果没有能力用这个挣钱或者升职加薪,就不要加入,不要浪费这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