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降息后,股市为什么没有热血沸腾?

依萱价值先生 2024-02-24 10:40:13

昨日的LPR降息号称“超预期”,但股市并没有想象中的热血沸腾。

有趣的是,机构分析师们一边渲染着“超预期”降息的各种利好,机构资金却在一边净流出,就像身体一样诚实。

今天的股市表现有所好转。但不是因为市场反应迟钝,需要T+1才反应过来;而是得益于昨天盘后突发的查处量化“砸盘”的消息、以及今天外资大举抄底回流、以及股市原本就在节前恢复了信心的大背景。

降息的消息是昨天盘前公布的,昨天一整天的走势是市场对降息最真实的反应。

“超预期”的不及预期

5年期LPR降息25bp,单次降息幅度确实不小,甚至是5年期LPR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降幅。但真要说“超预期”,那并没有。

天风在近期研报里做了一个统计,发现降息节奏从去年6月以来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从以往先降贷款利率(MLF和LPR),后面存款利率再跟上;变成国有行先带头降存款利率,后面MLF和LPR再跟上。

统计表是把这种关系更清晰和具象化。其实老股民早在去年就已经发现了这种转变,我在去年的文章中也不止一次剖析过这种转变。

去年12月在市场的期盼中,LPR并没有降息;但就在当日,国有行带头降了存款利率,仿佛告诉市场:“不是你们期盼啥就能有啥的,但也别失望,下次就来了!”

然而,在表中可以清晰看到,1月份的LPR并没有降。

市场期望被一再打击,也是那段时间股市加速向下的原因之一。

要恢复市场信心,前面欠的降息总是要补上的。所以市场对2月份LPR降息的预期是高度一致的,而且对降幅的预期也是高度一致——那就是直接对标12月份国有行的存款利率降幅(1年期降10bp,5年期降25bp),这种结构也很符合对楼市的政策态度转变。

所以实际公布的5年期LPR降25bp,其实并没有超预期。“超预期”的是1年期LPR居然不降。

这是一种“超预期”的不及预期。

这种不及预期还点燃了一种原本能被降息利好冲淡的负面情绪,就是降息时间的卡点问题:

房奴们都知道,由于多数人都选择1月1日作为重定价日,所以把12月的降息往后拖到1月、2月,那就是要存量房奴们多交一年的高息。相反,存款利率赶在12月就降,对于年后的存款高峰期,银行可以立竿见影地节省利息成本。

无论是宣布降息当日,还是股市好转的第二天,银行股都保持着无差别的强势,就可见一斑。

政策的出发点总是希望事半功倍,这是无可厚非的,特别是政策空间有限的时候。但如果“度”把握得不好,反而会变成效果打折。

虽然国内的教育越来越向文科倾斜,但基本的算术和逻辑思考能力,大家还是有的。特别是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绝不是单靠铺天盖地的新闻标题就能糊弄过去的。

矫枉过正,也是一种利好

最近传闻K12教育将重新放开。悲观者看到的是矫枉过正,是折腾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的无谓之举。而乐观者看到的是亡羊补牢,看到的是机会。

楼市也是类似的情况。

5年期LPR在2019年9月上线,当时与1年期LPR相差65bp。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长短期LPR非对称降息,截至这一次降息前,两者差距拉开到75bp。

而这一次5年期LPR单独降25bp的操作,使两者差距一下子缩小到50bp,这让市场看了有何感想?这是对前面几年“房住不炒”的否定,而且还要向反方向挺进吗?

但不这么干,楼市是救不活的。虽然做法上矫枉过正,但能得出更好的结果,它的性质就是楼市的利好。有点可惜的是,没有在两个月前出来。

股市也存在类似情况。

从审核制,到注册制,再到“严格把关IPO”,相当于又回到审核制,乍看就是折腾了一大圈。而实际情况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简单:

注册制的初衷是想复制美国在科创上的成功,让有实力的小公司也能在二级市场融资,使得科创和市场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但现实非常骨感,由于国情不同,有实力的老实人依然绕不过上市的阻碍,反而便宜了一大堆没实力但“会做人”的“企业家”。

重新“严格把关IPO”,不是无意义的折腾,而是探索后得到适合国情的一个更优解。这对现在的股市而言,其实是件好事。

这就是为什么在严查、倒查的开展后,不仅国内人气恢复,更重要的是外资突然转变态度,重新承认A股的投资价值,并大举抄底。

股市并没有因为“超预期”降息而出现短期的热血沸腾,但这不影响它已经具备中长期热血沸腾的体质。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0

依萱价值先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