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以来,除了愚人节的开门红,大A又回到有序的“挤泡沫”行情。
大盘指数的视角还没什么,但动不动就4000多家待涨,那种熟悉的味道,股民基民都还记忆犹新。不少人心里已经泛起一种“至暗时刻”再临的不安。
在外围通胀抬头、各国央行疯狂囤金、大宗商品市场从股市大口吸血等背景下,这种不安甚至是有理有据的。
这种不安会否成为现实呢?
当前的大环境可以说很复杂:国内面临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与美国的较量还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国央行的疯狂囤金行为、局部的地缘动荡,还再添了一层迷雾。
也可以说并不复杂,因为关键词只有4个:金价、通胀、美联储决策、经济周期,看清楚这4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很多答案就一目了然。
金价暴涨的底层逻辑
金价有两大属性:货币属性(避险)、商品属性(抗通胀)。
所以金价牛市的逻辑不外乎两类原因:发生危及美元地位的地缘事件或金融危机;美国引发的大通胀。说白了,前者是因为美元变得不值钱;后者是因为钱都变得不值钱。
关于这一轮金价牛市的原因,有观点认为是避险推动的,理由是各国央行疯狂囤金,黄金作为硬通货,说明各国不看好美元,美元要完了。
这确实有部分依据支撑,但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他们视而不见。那就是国际金价大涨的同时,美元指数还能维持横着走,甚至还有点缓慢向上。
相反,同期的RMB却重回贬值趋势,去年底好不容易升回7.1的水平,现在已经回落到7.25上方。或者换句话说,3月份以来的金价主升阶段,人民币金价的涨幅比美元金价的涨幅更大。
所以,战术上藐视对手是常规操作,但别把自己也骗了。盲目乐观是危险的。
这轮金价上涨的底层逻辑是抗通胀:如果美联储降息,固然能让人联想到通胀;但即使不降息,企业利润高增、工资水平持续提高、就业市场强劲的良性循环,同样催生一致的通胀预期。
所以美联储降不降息、今年降几次息并不是主要问题。各国央行看到的是美国今年“二次通胀”的确定性。而且多国央行的黄金库存在前面三年是连续下降的,趁现在的机会回补,也合情合理。
同步上涨的大宗商品行情,也佐证了这轮金价基于商品属性上涨的逻辑。
那么下一步,大宗商品的涨价,会不会逐渐向下游传导,引发后面几个月的CPI继续上行呢?
这种想法乍看没毛病。但决定下游消费品价格的,并不只有成本,还有需求。而且消费品的刚需程度越低,成本对定价的决定作用就越小。
而历史事实是,传统情况下,先是CPI通胀,中下游厂商利润厚了,上游厂商才坐地起价。也即通胀是从下游往上游传导的,然后上游通胀反过来压制中下游的扩张,最后经济增长就在商品牛市迎来高潮时向下转折。
这也是著名的美林时钟里的其中一环(后面会详细展开)。
后来,上游厂商都学聪明了,当CPI出现通胀预期时,上游大宗商品就提价,不提价也会被期货市场逼到提价(行话说就是交易通胀),体现为上下游同步通胀。
但这不影响美林时钟上的规律。
所以大宗商品的涨价潮并不能推断未来几个月美国CPI的上行。决定今年美国CPI二次通胀的是企业收入增长、消费者工资增长与就业市场的良性循环。而这种循环会否被打破,才是决定通胀预期能否维持的关键,从而间接决定金价和大宗商品的牛市能否持续。
“美国通胀”与“中国通缩”的矛盾
照本宣科的,不少专家只知道利率要结合通胀看,摆出教科书上的公式: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但知识是活的,有时候反过来使用,实践价值会更大。
例如通胀,是要结合利率看的。脱离利率谈通胀,要么是耍流氓,要么是真不懂。
除开预期收入增长的因素,人们愿意积极消费的一个最大原因,是通胀高于利率——存进银行(或者货币基金、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增值速度跑不赢通胀,人们就倾向于提前消费。
上一个十年,咱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深有体会。而这两年为什么一直刺激消费都刺激不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利率虽低,但CPI更低。
再看美国的情况,你就能拥有完全不同的视角:通胀虽然抬头到3.5%,但相比5%以上的利率,这根本就不算通胀。
按照这种反向思路,咱们可以得到一条类似的公式:实际CPI=名义CPI-财富增速。
财富增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工资收入的增速、资产价值的增速(金融资产、不动产)。
举个例子,A国的名义CPI高达5%;工资每年增长10%、存款利率6%、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稳定在10%~15%。A国居民对通胀几乎是无感的,因为他们的实际消费力越来越强,实际CPI其实是负的。
B国的名义CPI高达10%;工资每年增长也是10%;存款利率只有4%,不过没什么人存款,大家都拼命贷款去买房,房价每年涨20%以上。B国居民知道物价在涨,但他们一点都不在乎,他们活得很开心,他们甚至看不起10%的CPI,还主动寻求“消费升级”。
C国的名义CPI只有2%;但工资水平每年0增长,降薪裁员还时有发生;存款利率只有1%;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是负的。C国居民对通胀感觉非常明显,因为他们每个月还完信用卡后,工资卡余额越来越少。实际CPI甚至显著高于2%。
这两年来,对于“美国通胀”和“中国通缩”的矛盾现象的讨论很多,给出的解析也五花八门。其实,或许,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伪命题。
美联储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在一些人的眼里,今年的美联储陷入了“四难”的困境:
不能加息,加了会使银行系统爆炸,后果就是金融危机。
不能降息,降了会使通胀爆炸。
不能缩表,缩了会还不上国债,后果就是债务危机。
不能扩表,扩了虽然能“借新还旧”,但同样会使通胀爆炸。
于是美联储被认为今年很可怜,他们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欲哭无泪、作茧自缚。
确实,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后果是可怕的,加息和缩表不是美联储的正确选项。
但降息和扩表的后果就一定是通胀爆炸吗?就会出现通胀爆炸的结果吗?
甚至有没一种可能,美联储本身就是计划“静观其变”?
对于“通胀爆炸”的逻辑,咱们首先要搞清楚,未来如果CPI进一步走高的性质:如果原本就处于让人难受的实际通胀,那么迎来的就是雪上加霜;反之,那就是实际通胀从无到有的转变。前者的情况是严重的,后者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的。
根据上一部分的知识点,答案显而易见。
其次,货币扩张是可控的,不是只有大水漫灌才叫货币扩张。量化宽松之所以叫做“量化”,就是因为精确可控。在应对大危机级别的时候(例如2008年、2020年),需要“大力出奇迹”,才会大水漫灌。在没出现大危机、目的只需“借新还旧”、而且通胀预期明显的情况下,扩表“借新”的量完全可以控制在满足“还旧”的级别,这样就没有溢出的钱去推高通胀,更谈不上让通胀爆炸。
至于降息,对一般国家而言,降息释放出来的钱,绝大部分只能在国内消化,这是“降息-推高通胀”的原理。而美国的特别之处,就是降息释放出来的钱,很大一部分是流向国外的(主要是对外投资)。这也是为什么美元加息的结果,是“大量美元回流美国”。
纯理论理解起来可能比较费力,直接复盘一下美国上一轮降息周期的通胀变化,就一目了然:
上一轮降息周期启动之前,通胀就先行一步(现在的美国通胀升温也是类似的逻辑)。后面降息周期真的开启,连续三次密集降息,核心CPI却只是从2.3%抬高到2.4%,幅度还不如降息前由预期推动的通胀。至于再往后,就是特殊时期,不作讨论。
加息压通胀的原理是降低消费、降低投资,降温过热的经济。
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通胀远高于利率。
一旦把通胀压到低于利率,其实加息就已经完成任务,压通胀的效果就会快速下降。通胀之所以能继续降低,那是因为价格本身的惯性;利率之所以还继续升,只是为下一轮降息周期腾空间。
5%以上利率,要压出2%的CPI,其实是不现实的。特别对于美国这种经济韧性强的情况。
企业顶着5%以上的资金成本,物价只能涨2%,这谁愿意干?
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大部分在加息周期的前半段被出清。留下来的企业可以享受瓜分市场份额的增长。但要再往后活下去,基本都要具备跑赢利率的提价能力。——这时候高利率反而才是通胀的“元凶”。
2018年后,美国几乎每年都被各种声音“指点”、“嘲讽”:
要么被认为要大萧条,要么被认为要爆发债务危机,要么被认为要爆发金融危机,要么被认为要恶性通胀,要么被认为失业率会爆表……
但这么多年下来,这些事情一件都没有真正发生。美国顶着怎么增加都不会爆炸的债务、跳过萧条直接复苏、就业市场依旧坚挺、股市回报率优秀、科技和货币霸权依然在手。
还是那句话:藐视对手只是战术。如果太投入自己都当真了,不懂得敬畏对手,反而就失去自强的最好动力,成了龟兔赛跑中睡觉的乌龟。
美林时钟的故事
美林时钟的全称是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由美林证券在2004年发明。是华尔街和国内很多基金做资产配置的重要依据,在白宫手里甚至解锁了高阶玩法。
美林时钟的主要作用是把经济周期与资产配置结合起来,经济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对应有最适合的大类资产,周而复始。
以最近一个周期为例:
2020年4月后,主流经济体在强力的扩张政策下进入复苏期,对应各国股市都明显走牛。
进入2021年后,随着通胀纷纷抬头,多国进入经济与通胀双高的过热期。这一年咱们大A基本是高位横着走;而国内铜价在一季度还是连续上涨的,后面才横盘。至于代表国际商品走势的CRB指数,更是全年走牛。
在2022年里,业内出现频次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滞胀,尽管各国官方都不愿意承认那个事实。那一年全球主要股市几乎都无法幸免,商品市场表现也不乐观。还记得那一年基金排名前列的,大部分的交易思路都很简单——就是空仓,持币观望。
2023年的A股和国内经济,就不具体描述了。这一年“赢麻”的人普遍做对了两件事(除了美元定存):第一件是远离A股,第二件是超配债券基金。
这就是美林时钟的魅力。
宏观调控的进步,能使经济周期加速或减速,但逃不过经济周期的轮转规律,也改变不了经济周期与优势大类资产的对应关系。
前面提到白宫解锁的高阶玩法,就是把美国的滞胀期拉长、把复苏期提前,实现几乎跳过衰退期,去年直接从滞胀进入复苏的效果。
更完整的美林时钟还带有经济周期切换过程的政策主张或政策传递:
显然,由于较量的存在,中美都没有严格按照上面的传统政策主张。
区别在于我国并没有改变既定的的经济周期;美国却利用政策的时间差效应,用看上去“反应迟钝”的紧缩政策延长了滞胀期、用前期看上去“宽松过度”但传递较慢的钱提前激活了复苏期,一前一后就覆盖了大部分的衰退期。
然而这事儿还没完,因为还催生出不利于我国的后续问题:就是我国终于熬过“至暗时刻”,刚进入复苏期,准备大展拳脚。但美国已经开始进入过热期,过热期的特点是上游通胀压制中下游扩张,美国有着非常出色的输出通胀能力,这种压制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
这就是较量带来的阻力。
所以别以为美国通胀抬头,咱们可以嗑瓜子看戏。观众和演员的角色,随时可能会对调。
2024年的A股,不会有“至暗时刻”的再临
两年下跌后的估值低位+实体经济的复苏,今年虽然还不至于“一片大好”,但A股已经具备价值和估值双击的体质,原本上涨动能是很大的。但作为此消彼长的较量对手,美国经济意外顽强,就意味着A股要面临意外的阻力。
而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原本的上涨动能足够大,意外阻力可以压制涨幅,但改变不了趋势,更谈不上让“至暗时刻”再临。
作为复苏期+过热期的拉扯、通胀与通缩的拉扯结果,大概率今年A股是匍匐上行的主基调,全年温和上涨。美国也将迎来“二次通胀”,但比市场预期的、调侃的温和得多。资本市场上大部分的惊悚预测,最后都会被证实又是一场虚假宣传。
一个好的现象是,上面这幅图出来后,各大评论区里的质疑和调侃远多于怀揣希望。
遥想两个月前,那幅图出来后的股民反应,现在跟当时就非常相似。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