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时,家长常遇这样的情况:孩子前一刻还好好的,下一秒就哭闹或乱发脾气,情绪“小火山”突然爆发,让家长不知所措。
情绪管理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可不少家长发现,引导孩子管理情绪困难重重,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孩子情绪“大失控”,家长如何破局1. 大脑发育不成熟
青春期前,孩子大脑中负责理性思考与情绪调控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导致他们易情绪化,难以理性控制行为。
2. 缺乏情绪表达能力
孩子难以精准识别、表达情绪,只能通过哭闹、发脾气宣泄,家长很难从中明白他们的真实需求。
3. 外界环境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会对孩子情绪产生作用。家庭氛围紧张,或孩子在学校受挫,都可能挑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4. 模仿大人行为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情绪表达方式,若家长情绪管理欠佳,孩子也容易养成类似习惯。
七大“妙招”帮孩子摆脱情绪失控1. 识别情绪
通过绘本、游戏、日常对话,帮孩子认识开心、生气等不同情绪,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而非行为发泄。
2. 接纳情绪
不要否定孩子情绪,让他们知道所有情绪都正常,重要的是如何表达与处理。孩子哭闹时,告诉他们难过就哭,家长会陪着。
3. 教冷静方法
孩子激动时,教他们深呼吸、数数、暂时离开现场等冷静技巧,避免冲动。
4. 树立榜样
家长冷静处理自身情绪,孩子也会学习,所以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争吵。
5. 建立规则界限
接纳情绪同时,明确告知孩子打人、摔东西等行为不被允许,让他们用恰当方式表达。
6. 鼓励解决问题
孩子情绪平复后,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如玩具被抢时,教他们用语言表达需求或与同伴协商。
7. 创造稳定环境
给孩子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规律作息、清晰规则、温暖陪伴,都有助于其情绪管理能力发展。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心理咨询师 韩霖】
【编辑:sa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