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长雷穆拉当场懵圈,一时语塞到脸色发青!
——【·血脉相连却立场相异·】——
听证会现场氛围如同火药桶,伊梅直指政府允许外国机构带走菲律宾前领导人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国家尊严。
她强调,这远不止关乎杜特尔特个人,而是涉及菲律宾作为主权国家的根本定位——菲律宾公民是否应该接受外国法庭的审判?
伊梅警告,今天允许前总统被国际机构带走,明天可能导致更多菲律宾公民面临类似命运,最终使国家沦为外国势力的附庸。
司法部长雷穆拉在伊梅的连环追问下明显底气不足。
当伊梅直言这种做法将使菲律宾公民在未来面临更多不公正的国际干预时,雷穆拉无力反驳,现场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伊梅的第二招更加致命——她没有用自己的观点攻击政府,而是精准引用了马科斯总统本人在2023年2月的公开讲话。
当时,马科斯明确表示看不出国际刑事法院有何管辖权,并强调菲律宾有完善的司法系统,不需要外部介入。
这一引用如同一记重拳,直接暴露了马科斯政府立场的180度大转弯。
在短短两年间,马科斯从坚决拒绝ICC干预到主动配合逮捕并移交杜特尔特,这种政策大转变引发了对其政治动机的广泛质疑。
伊梅敏锐地指出,如果政府现在承认ICC对个人有管辖权,那就是在公开反对总统先前的明确立场。
这一看似专业的区别实则意义重大。
但伊梅直接质问:为何要基于一份非正式通报而非正式的红色通缉令,对一位前总统采取如此重大的逮捕行动?
这一技术性质疑直指杜特尔特被捕过程可能存在的程序瑕疵,进一步削弱了整个行动的合法性基础,让政府陷入更深的信任危机。
——【·夹在两大政治家族之间的关键人物·】——
作为马科斯家族成员,伊梅·马科斯是现任总统的亲姐姐;同时,她与杜特尔特家族,特别是与副总统沙拉·杜特尔特保持着密切关系。
这种双重身份使她成为观察马科斯-杜特尔特联盟破裂过程的核心人物。
最新民调显示,伊梅在即将到来的参议员选举中排名第14位,处于当选边缘,这一现实背景更加凸显了她此次质询的政治敏感性。
伊梅早在杜特尔特被捕前就多次公开警告,逮捕杜特尔特只会引发更多政治动荡。
她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密切关系,以及作为马科斯家族成员的身份,使她的批评具有独特的分量和可信度,让这场质询远超普通的政治辩论。
3月11日,杜特尔特从香港返回马尼拉后,刚一下飞机就被菲律宾警方拘留,官员向他出示了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随后,他被迅速送上一架飞往荷兰海牙的飞机,几天后就通过视频参加了国际刑事法院的首次聆讯。
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在菲律宾国内引发了巨大震动。
杜特尔特的女儿、副总统沙拉·杜特尔特立即发表声明,指责马科斯政府背叛国家,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支持杜特尔特的民众迅速走上街头,在其家乡达沃市,约有三万人参加了抗议游行。
整个逮捕过程的时机选择和执行方式都引发了对其背后政治考量的广泛质疑,让这一事件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危机。
就在杜特尔特被捕前不久,沙拉·杜特尔特被马科斯控制的众议院弹劾,两大政治势力的对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指控集中在其2016至2022年任内实施的全国反毒品行动。
官方数据显示约6000人在行动中死亡,但人权组织估计实际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0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于2019年在杜特尔特领导下正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理论上应使ICC对菲律宾的管辖权终止。
然而,ICC坚持认为对退出前发生的事件,法院仍保留管辖权,这一法理争议成为伊梅·马科斯质疑的核心点之一。
杜特尔特多次为其反毒品政策辩护,称这是保护菲律宾社会的必要措施。
——【·政治风暴的持续发酵·】——
听证会后,菲律宾总统府新闻官卡斯特罗发表声明,强调菲律宾始终是独立国家,不会成为任何国家或机构的附庸。
她辩称菲律宾法律允许政府将国内被告引渡至适当的国际法院,参议院听证会不应成为政治攻击的工具。
然而,这一官方回应未能有效解答伊梅·马科斯提出的核心问题。
政府立场与马科斯先前关于ICC管辖权的言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使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质疑持续加深。
国际刑事法院已安排于2025年9月23日举行确认指控听证会,届时将决定是否有足够证据将案件送交正式审判。
无论司法过程如何进行,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发的政治风暴已然势不可挡。
杜特尔特被捕及随后的参议院听证会发生在菲律宾2025年5月中期选举前夕,无疑为紧张的政治气氛火上浇油。
尽管参议院议长埃斯库德罗警告政界人士不要利用此事加深选前政治分歧,但这一呼吁已无法阻止政治对立的加剧。
伊梅·马科斯与弟弟在这一重大事件上的公开分歧,已成为中期选举前的最大看点。
这场马科斯家族内部的裂痕与马科斯-杜特尔特联盟的瓦解交织在一起,为菲律宾政治格局增添了巨大变数。
支持杜特尔特与支持马科斯的阵营对立日益尖锐,社会分化程度前所未有。
各方政治力量都在借此事件动员支持者,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将在史无前例的社会对立氛围中进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