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下海,三十年后进体制:当代年轻人的青春没有退路

温州故事大叔 2025-04-22 16:44:48

前些年,表弟在大四实习的时候,直接被深圳的互联大厂录用了。这消息传来,大家都替他高兴。作为二本高校毕业生能进互联网大厂,应该是运气好到爆棚。

去年春节碰到他,发现他留着长长的头发,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丝毫没有与他那个年龄应有的活力。透过他稀疏刘海,依稀可见他又高又亮的额头,发际线已经呈现明显的M型。

原来,二本毕业的他要在大厂立足,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通常下午六点就休息,凌晨2点就起来工作。因为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作为码农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听他平静地说完这些,满屋子的人都沉默了。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侄子,海外留学归国后,找到了一份211高校非升即走的工作。今年春节,三十六岁的侄子终于带着女朋友回家过春节,把我堂哥堂嫂乐得合不拢嘴。双方家长见面后,两人的婚事也提上了议程。

堂哥为了预订婚宴的酒店,便让侄子早点定下婚期。没想到,侄子告诉堂哥,婚礼就不用办了,如果非办不可,就在农村老家摆几桌流水席。因为,繁忙的工作,根本无法让他提前那么早确定空余的时间。

我女儿是一名211高校保送到985的直博生。保送面试通过的时候,一家人都很高兴,七嘴八舌地开始规划女儿的未来,至少能找到一份留在高校做教师的工作的岗位。

女儿告诉我们,211高校的非升即走的教职,有几条硬扛条件,其中一条就是第一学历要985高校毕业。她如果想进211高校任教职,在发表的博士论文有影响力的前提下,还要在国外名校有过博士后的经历。这样算下来,到了30岁才能找到211高校的任职工作。

女儿读博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感觉她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那时我很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去读博,本科毕业后,直接找份工作,然后嫁人结婚,乖巧地做个家庭主妇也挺好的。

我因此与女儿长谈了一次。只要博士毕业,回到温州随便找一所高校去任教就好了。女儿告诉我,她现在实验室除了纸巾是国产,几乎所有的实验设备和材料都是进口的。光是那台每天要用的机器,开机一小时就要耗费大几十万元。实验用的试剂,一克就要上万元。一年下来,整个实验室的开销要近千万。如果回到温州高校工作,论文的压力依然少不了,但是实验的条件却差了很多。

她还告诉我,温州一所高校在业内口碑已经很差了,虽然博士工作站给的工资很高,但是这几年来几乎没人能完成课题,顺利出站的。

前些天,与一群少年朋友聚会,这群朋友,有的在体制内,个别还混到了一官半职,有的自己创办企业,有的做外贸生意,给人的感觉大多是混的风生水起。

那天正好是美国开始加关税那天,大家的话题自然就说到贸易战上。体制内的朋友摆出一副“春风吹,战鼓擂,当今世界谁怕谁”的架势,要硬扛到底。而自己创业的朋友,尤其做外贸的朋友,却是忧心忡忡,毕竟他们处于旋涡中央,对他们的事业和生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让我想到了30年前。那时我们刚刚踏上社会,整个温州正干得热火朝天。那时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会去体制内捧着铁饭碗上班。而那些能人才敢于去创业搏击商海。

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情形与我年轻时完全掉了个。现在的社会,我们根本不了解,对每一个年轻人的选择,我们只有祝福他、支持他、理解他,希望他们能得偿所愿。

0 阅读:0

温州故事大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