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领域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尤其是靶向药物陆续问世,给肾脏病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和希望!
2024年已经过去,年末的时候在四川召开了「2024肾内领域年终盘点」会议,旨在商讨判断24年一些新药物的出现和突破。
其中就“IgA 肾病的新型治疗策略和靶向药物”做了重点讲解。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或许给大家一些新的治疗思路和惊喜!
IgA 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且多发于年轻人群,人群广泛,让不少人深受困扰。它的分级从轻到重,虽然与肾功能损伤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肾小球硬化损伤更严重的病理类型,肾衰竭风险自然也会较高。
在此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了针对IgA 肾病治疗需要重点管理的两大因素:
一、四重打击你了解多少?
包括:
1、消除黏膜免疫异常产生的大量 Gd-IgA1
2、识别 Gd-IgA1 的 IgG 或 IgA 自身免疫抗体产生
3、清除与 IgG 或 IgA 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4、IgA1 和 IgA1 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中,抑制激活补体,避免造成肾脏炎症反应及损伤。
二、改善肾小球生存状态
解决肾脏肾小球“三高”状态,即高滤过、高灌注、高血压的情况。
针对这两个方面靶向治疗也就有了方向:
一是针对受损的靶器官及肾脏组织包括肾细胞进行修复改善;
二是针对炎症反应及三高状态致命因素进行抑制改善。
结合这两个方面,目前具有明确具有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下面四类:
1、布地奈德肠溶胶囊
这类药物的已经上市,也是填补了降蛋白护肾药物的空白。主要是靶向针对肠道黏膜 Peyer 淋巴结产生 Gd-IgA1抑制有积极作用。对于尿蛋白消除,延缓肾功能恶化有显著作用,一般在24个月可实现完全治疗。
2、单抗类药物
除了大家熟知的布地奈德,还主要针对B 细胞刺激因子的一类拮抗剂,包括西北瑞单抗、泰它西普、阿塞西普等等,大多靶向自身抗体形成阶段。
临床试验显示,西贝瑞单抗可以降低尿蛋白及 Gd-IgA1 水平;泰它西普可以降低蛋白尿水平、延缓肾功能恶化,同时还可以治疗于狼疮及狼疮肾,但IgA 肾病方面仍在 Ⅲ 期试验中;阿塞西普可显著改善尿蛋白肌酐比、Gd-lgA1 水平,并稳定肾功能;波维塔西普同样有作用,目前是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目前已经上市,获批靶向治疗 IgA 肾病药物还有司帕生坦,伊普可泮,未上市的有阿曲生坦,安立生坦,在降低患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尤为突出。
总的来说,目前不论是临床已经开始应用的,还是正处于实验阶段的,可选择的药物种类都比较多,针对不同把项目标,可以实现不同情况导致的尿蛋白异常升高,肾功能恶化,这不仅给iga肾病患者带来希望,也给所有类型肾病带来惊喜。
我们都知道尿蛋白是独立影响肾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肾病初期到终末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保护肾功能必须把它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容,一般来说低于0.5 g/24h影响就已经比较小了,但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控制到0.3克以内则是最理想的状态。
大多数在早期积极的干预加上靶向治疗是可以实现的,从而改善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高压的状态,阻断肾功能衰竭进程。
当然在早期的免疫抑制方案和中医药改善免疫功能的方案同样是很重要的,有些患者只需要采取这两个方案就可以把尿蛋白病情控制在理想状态。
而有些靶向药的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基础,包括激素、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中医辨证调理虚实,特点穴位调理等等都有助于让尿蛋白、肾功能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