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诗

西岭聊生活 2024-09-01 17:12:44

平时空闲无聊时候,总会胡思乱想,也会翻书读文章或诗词。无意中发现,水平相当高并能流芳千古的绝唱,作者基本都是处于非常特定的极端环境,或心灵遭受重大冲击,或洞房花烛之时,或者升官,或者被约谈喝茶,或走投无路山穷水尽时。此时,所有感情,感悟犹如喷泉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成了千古绝唱。

兰亭序,就是一群诗人名流聚会在山间清流之间喝酒,饮酒到达一定程度以后,飘飘欲仙,灵活出窍之际,就像醉拳一样,一气呵成流芳千古的“兰亭序”,后来酒醒,也再写不出来了。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在出塞关口回首一望,孤城一片荒凉,孤峭冷寂,在连春风都止步的荒漠,发自内心的感慨。

“滕王阁序”是逼出来的。那时,业主为滕王阁征文写序,主办方其实已经内定,由老板的女婿孟学士来写,殊不知,主办方开场白一番客套话,居然有一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拿起笔就写,其场面尴尬程度,可想而知。开头一段,不怎的,主办方即将发火之时,绝句出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服不行!如果当时没这二句,肯定被扫地出门,因为打乱了内定冠军,于是全媒体曝光,领导约谈。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作者不断漂泊,尚无归宿,羁旅之思,无限忧愁,触景伤情,于是,写出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十多年前,我到浙江天台山做项目,那里是5A旅游区,山青水秀,油菜花成片,招蜂引蝶,杜鹃花漫山遍野,好大的杜鹃花树,每棵都有几层楼高,佛道同山,文化源远流长。有“一座天台山,半部唐诗史”之称。到处古松参天,瀑布长流,古寺,是天台宗发源地,也是济公的故乡,王羲之练字的地方。李白,徐霞客都来过,和合二仙也出自这里。

美得不知如何描述,所以,空闲之时,观寺庙,读古碑,择一茅草山棚,泡一壶山泉云雾茶。。。。

此情此景,古树参天,清风徐徐,隋梅花开,奇石异木,飞瀑吐珠,泉水叮咚,呆立于王羲之洗墨池前,看小池中鱼儿逍遥,即时灵魂出窍,仿佛穿越到古代,同样,也不免诗意大发,突然信手掂来:

其一:“赤霞、石梁”二景区

日出赤城栖霞晨钟声声,

夜来石梁飞瀑暮鼓阵阵。

其二:国清寺

雪落国清静无声,

木鱼青灯夜三更。

八百罗汉寺中座,

慈航普渡又何时?

其三:始丰溪

菩提叶飞终归根,

尘埃落地人至真。

八千里路谁是我?

始丰流水各西东。

在如此的环境,人都变斯文了,呆久了,也会沾上仙气。纵然就是目不识丁的人也肯定可以来几句很有内涵的诗,水平不重要,主要是有感觉。

我们不可能超越古代的诗仙,书圣,因为那个年代已不再回来。如果要超越他们,只能依靠AI。

自从出现了一个聪明无比的AI机器人以后,无所不能,四肢发达,头脑复杂。人类还有什么能难倒它?如果唐宋诗仙遇到AI,吟诗作对,PK,不知会擦出什么火花?可能会想出更加绝妙的绝句。

未来的世界既很精彩,也很无奈,未来的世界,奇妙更AI。

0 阅读:0

西岭聊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