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潮菜发展正逢历史最佳契机,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东风也有了。如何做大做强?就看我们自己了。
政府层面,支持力度也空前,无论是宣传力度,具体支持等方面,都表现积极。但更实在,具体发力的仍是业界以及社会各界,民间组织与个人。餐饮协会,潮菜研究院是组织机构龙头,做了大量的工作。
目前,潮菜的发展是从纵横二方面开始发力。横向发展是预制菜,从地头原料到餐桌,纵向是继续对潮菜出品进行深度研发,不断推出新品,新菜式。结果是预制菜越做越大,菜式也越来越多。但传统餐饮却仍无法形成品牌,总体上无法做强做大,发展模式也无法突破,仍然只是庙会赶集,美食节,行业交流,依然是个人单枪匹马走天下而不是航母出海。这并不是我们不想做强做大,而是我们一直努力,但都无法做到。原因何在?

这说明,潮菜发展已面临瓶颈。也就是遇到如下几方面未能突破:
一:地点与模式
问题:永远是庙会式赶集的美食大会。
做任何行业,地点是极其关键的因素!餐饮长期“庙会式赶集”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地点可以来做集中式的美食集市。虽然政府也在小公园老街划出了美食街,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我个人认为实际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固定客流,经营者无法支撑成本与费用。仅仅适合做节假日,也仅仅适应个体小摊贩,品牌餐饮无法经营,停车难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结论:民间自由组合的地方,就是可以做餐饮长期集市的唯一地方。跟着市场走,政府“问计于民”,扶持就可以了,不需要硬性指引,拉郎配的婚姻肯定不美满。
在发展模式上,潮菜如何走向世界,做强做大,形成名牌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出品上研究,努力。而在如何打造品牌?采用什么模式方面的顶层设计,顶层策划,顶层战略布局,品牌创建,品牌管理,品牌运营上基本是空白。潮菜必须有一个母品牌,有LOGO,有一句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宣传语。比如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以及东鹏饮料“累了渴了喝东鹏”,王老吉的“不上火就喝加多宝”。而究竟什么潮菜?至今没有一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的宣传语与形象,这就是品牌与口号。
打造品牌是需要专业团队来做的。包括预制菜,要走向世界,肯定要有品牌策划。对标麦当劳,肯德基,他们的吉祥物、LOGO,一看就明白了。
二:缺乏标准化
潮菜出品仍然靠“老师傅”的手工制作,靠经验,口感,感觉,手感去出品,而不是靠精准的数据。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都不准确,比如温度控制的文火、武火,蟹目水,三分熟。。。。调料的若干,适量,少许等等,都含糊不清,于是,会造成出品的不稳定,同一个菜,师傅不同,口感就完全不同了,这也就是潮菜出品质量的瓶颈。
潮菜出品的标准化,大数据采集都非常重要,应该考虑把大数据,算力,AI机器人融入,突破技术瓶颈。这方面,建议技师学院,餐饮学校及协会,研究院来做这件事比较可行。汕头的“因特厨”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就是数字化潮菜出品,建议进行孵化。
三:注重口感,忽视营养搭配研究。
菜品,除了口感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营养搭配,包括食材的选择,配料,辅料的选择,从营养角度来看,食材包含的各种维生素,都必须从化学的角度来考虑搭配及加工,而不能仅仅从物理角度来考虑,化学反应是基本原理,酸咸度,甜度,PH值等等,都与加工温度有非常大的关系,温度会破坏食材的营养成份。这方面的技艺,就是分子料理,可对标的品牌就是米其林星级餐厅。
概括:潮菜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也成为了城市名片。但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的是出品而忽略了战略思维,战略布局,品牌建设,所以一直未能形成潮菜航母。时至今日,经济,社会,人的观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潮菜已不仅仅是三餐温饱,而是生活质量以及健康,饮食文化,非遗传承。潮菜因其是菜中极品,肯定会走向世界,于是,必须国际化,而国际化的基础工作就是必须有大局战略及具体战术,必须解决顶层战略规划,品牌创建,创建一个母品牌,再延申多个子品牌,然后,对这些品牌进行管理营运,就可以形成潮菜系的一盘品牌大盆菜而家喻户晓。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是潮菜做强做大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