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荣姐的女儿特别喜欢漫画,但荣姐觉得学漫画没有前途,不如弹钢琴有气质,能用得上。所以她撕掉了女儿所有的漫画书,还强制性让女儿去上钢琴课。哪知道,她女儿缩在墙角发抖,眼泪啪嗒啪嗒砸在地板上说:“妈妈,你总说学钢琴能培养气质,可我一坐琴凳就胃疼。你总说为我好,但你问过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吗”。
荣姐想当然的觉得她是给女儿规划好了一条康庄大道,是为女儿着想。是的,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逼孩子学奥数,逼孩子剪掉长头发,撕毁孩子的《哈利波特》,养娃路上,“为你好”,成了最大的谎言。
父母说过无数次的“为你好”,其实影射的是父母的自私和焦虑。
有些父母为了弥补童年没钱学钢琴的遗憾,就给孩子报名钢琴课,每天逼迫孩子练习钢琴。美其名曰,他们那一辈没有条件学琴,现在这一辈多幸福吧,父母铺好了路给他们走。这是妥妥的自私。
有些父母在职场上晋升无望,甚至面临着被辞退的危险,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逼迫孩子努力学习,考取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其实他们是自卑也是焦虑,怕孩子未来经历他们现在的这种困境。
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给他们买得体端庄的衣服,只因怕被别人嘲笑没家教,失了面子。
在“为你好”的掩盖下,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傀儡,甚至有孩子因此而抑郁,他觉得他活着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梦想。久而久之,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或有能力逃脱父母时,他们将疏远父母甚至离家不再回来。
当“为你好”并不是真的为孩子好,反而阻碍孩子的发展,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打破这一谎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一些改变,撕掉“为你好”的标签,切实为孩子考虑。
首先,我们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父母不要再干涉孩子的兴趣喜好,不要再管孩子该买什么衣服,该穿什么衣服,也不要再干涉孩子明天去哪玩。相反,我们应该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其次,我们要允许孩子试错。
当我们和孩子的决定有异议时,那不妨先同意孩子的决定,允许他尝试,只有真正尝试过了,走不通,他才会真心实意的遵从我们的决定。
再次,我们要学会反向育儿。
在孩子面前,我们无需做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跟孩子做朋友,甚至做孩子的学生,反而更好。比如我们可以向孩子示弱,“妈妈小时候没机会学画画,你能教我吗?”,让孩子做个小老师,既能拉近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
爱不是雕刻,而是浇灌,真正的教育,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试错中长出翅膀。正如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说:“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亲爱的妈妈们,放下“为你好”的刻刀吧!当我们停止用焦虑浇灌孩子,生命自会找到蓬勃生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