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导读:
老子的这篇文章,以德开篇,论及仁、义、礼。重点谈论“上礼”必须要有实际的内容,如果没有,它就一文不值——“攘臂而扔之”。做人做事要实在,彬彬有礼花言巧语愚弄他人,不是大丈夫所为。
文章用了多个德字,好像在谈德,实则论“礼”。抨击了徒有形式毫无价值的“礼”。
提纲与翻译:
一、德不在形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有美好品德的人,说或者不说德都是存在的;没有品德的人,品德无可丢失,因为他们本身就没德。
二、德是心灵的“宝藏”。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品德优秀的人,你就是坐着不动,还是有德之人;没有品德的人,无论是坐着还是有所动作,你还是没德。
三、仁和义的区别。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仁慈善良是面对所有的人,美好的忠诚还是义气是对个别人。
4、空洞的“礼”毫无价值。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形式上的毕恭毕敬而没有实际内容,这样的“礼”,无论表现得多么恭敬,都应该“扬手远弃”。
5、行事有层次,空洞的“礼”排最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因此,就算不能做到最好,也要尽其所能。如果善待个别人都做不到,就只能用形式——“礼”去哄骗他人。
6、空洞的“礼”的危害性。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形式上毕恭毕敬花言巧语,这样的人毫无忠信可言,他们是一切祸乱的罪魁祸首。
7、前文的学习,会让你的认识得到升华。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对前面讲的有清醒的认识,是精神的升华,愚昧正在悄然离开。
8、最后总结。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故,为人处事光明磊落的人,对人对事都厚道不浅薄,办实事,不去看重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远离形式上的“礼”,看重语言行为的实际价值。
小议:
(1)不少人把《道德经》分为道篇和德篇,认为这是德篇的第一章。文章的确有十来个德字,但是,它们的作用仅仅就是铺垫。德是心灵的泉水,映衬谈论的主要对象,装腔作势的礼。
如果这个理解成立,这些“高人”们情何以堪?再从整部经典来看,以“道可道······”开篇,又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结束全文,谁划的道篇德篇界线?
(2)我们是礼仪之邦,古代的礼仪应该是相当繁琐的,就是皇帝高居硬座之上,腰杆还要挺直,大臣们毕恭毕敬地排列两旁,而且还得做出温顺的摸样。坐着的累,站着的更累。君臣之间的距离应该不近,讨论问题音量肯定要放大,一次朝会下来,比下地劳动好不了多少。
大家都坐着,亲密交谈不好吗?这样的礼仪好在什么地方?所以老子才认为该“攘臂而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