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口:数字背后的城市密码

单敏聊房产 2025-01-19 01:19:49

大家好,我是单敏。

一个在广州解决买房和贷款难题的家伙。

欢迎新朋友了解我:

上一篇文章:

上面的标题我修改了下,昨天晚上写完已经很晚了。赶着发文章,没把标题写好。所以阅读数也就一般。有点可惜了文章。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大家随便看看。

                                             

在广州生活,每天早晚高峰乘坐地铁,那拥挤程度总会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三号线,堪称 “死亡三号线”,人多得仿佛沙丁鱼罐头,被挤得双脚离地也并非夸张。

在车陂南、体育西这些换乘站,汹涌的人潮更是让人寸步难行。

但正是这种拥挤,彰显出广州作为超大城市的强大经济活力。

房价的问题,也都是人满为患惹的祸。

01

广州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一)常住人口数据回溯

回顾广州人口增长历程,数据变化还是很令人惊叹的。

1988 年,广州常住人口仅 577 万 ,彼时城市规模相对有限,经济发展处于快速积累阶段。到 2000 年,常住人口达 700 万,12 年间新增 123 万,年均增长约 10 万。

这一时期,广州凭借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优势,开始用财富效应虹吸全国各地人口。从制造业和商贸起步发展。白云、越秀、海珠这些工厂聚集地,批发市场为主的地方开始崛起。

让在小城市只是底层的人,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不再只是关系户们脚下的踏脚石。

2010 年,广州常住人口飙升至 1270 万,8 年新增 570 万,年均增长超 70 万。

这一阶段,广州经济腾飞,产业多元化发展,服务业崛起,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大量人才涌入。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周边区域并入,也促使人口快速增长。

2020 年,常住人口达到 1867 万,10 年增加近 600 万,年均增长 60 万。在此期间,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发展迅猛,吸引大量高端人才与创业者,推动人口持续增长。2023 年,广州常住人口为 1882.70 万,较 2022 年增长 9.29 万,名义增长率 0.5% 。

就算是近几年的特殊时期,也并没有减弱这个城市人口的发展。

特别是最近明显小城市的发展机会大量消失的情况下,很多人逃回老家后,又开始回到广州这座城市。

(二)与其他一线城市对比

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广州在人口增长方面独具特色。2023 年,北京常住人口 2185.80 万,较 2022 年增长 1.5 万,名义增长率 0.07%;上海常住人口 2487.45 万,较 2022 年增长 11.56 万,名义增长率 0.47%;深圳常住人口 1766.20 万,较 2022 年增长 0.2 万,名义增长率 0.01% 。

从人口增量看,上海增量最多,为 11.56 万;从增长率而言,广州以 0.5% 的名义增长率领先。

这表明广州在吸引人口方面有独特优势,尽管北京、上海凭借政治、经济资源吸引大量人口,但广州凭借活跃的商业氛围、包容的城市文化、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吸引着更多想要兼顾发展和生活的人。

传统商贸业与新兴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吸引不同层次人群,这是广州人口增长的重要支撑 。

02

广州人口密度与区域发展

(一)人口密度指标解读

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发展的关键微观指标,深刻影响城市经济与商业业态布局。

KTV 指数便是生动例证,它揭示了人口密度与商业业态的紧密联系。在过往,判断一个地区经济活力,KTV 数量是重要参考。当区域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 3000 人,KTV 这一消费业态方能生存。这是因为足够的人口密度意味着充足的消费需求,能支撑 KTV 运营成本并实现盈利。

不同商业业态对人口密度要求各异。五星级酒店、米其林餐厅、奢侈品商场等高档商业业态,对人口密度要求极高,每平方公里需达 5000 人甚至 2 万人,因其目标客户群体有限,需足够规模人群支撑运营。地铁建设同样受人口密度制约,每平方公里 2 万人的密度,才能覆盖建设与运营成本。这表明,人口密度不仅决定商业业态能否存在,更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

(二)广州各区域人口密度剖析

广州各区域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呈现出鲜明的层级特征。中心四区(越秀、天河、海珠、荔湾)常住人口密度均超 1.9 万人 / 平方公里,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越秀区以 2.84 万人 / 平方公里的密度位居榜首,作为广州传统核心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政务、商业、文化资源高度集聚,吸引大量人口居住与工作。

天河区以 2.32 万人 / 平方公里紧随其后,作为广州新的经济中心,汇聚众多高端写字楼、购物中心、金融机构,是就业与消费热点区域,人口密度居高不下。海珠区、荔湾区也凭借各自优势,保持较高人口密度。

相比之下,其他区域人口密度有较大差距。番禺区为 5300 人 / 平方公里,白云区为 4600 人 / 平方公里,处于第二档。

而在这第二档的规模效应之下,你会看到这两个区,已经有能力打造自己的CBD新城。

番禺集中全力打造了万博,白云打造了白云新城。这两个新城也不负期望,成了商业中心,并且都很红火。

黄埔区 2500 人 / 平方公里,花都区 1700 人 / 平方公里,南沙区 1200 人 / 平方公里,处于第三档。

这些区域多为新兴发展区,产业尚在集聚过程中,人口导入需要很长时间。

也就导致到如果在新兴发展板块上买房,期望大涨会是一件比较遥遥无期的事情。

当然我指的是这些区内的新兴发展板块,像黄埔的老黄浦和科学城,可以说是基于城市中心生长出来的触手。人口密度会高于黄埔区的平均指数。

鱼珠会成为核心商务板块,往后延展的则是核心区的生活板块,科学城和天河的智慧城则成为广州的生产技术支撑。

增城 980 人 / 平方公里和从化 370 人 /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它们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吸引力有限 。

03

广州人口结构特点

(一)年龄结构特征

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0 - 14 岁人口占比 13.87%;

15 - 59 岁人口占比高达 74.72%;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11.41%。 

以这为基准,加上持续输入的人口,就算23-24年的环境不好,但实际上劳动力人口的基础依旧坚实。

只要人口基础在,差的其实也只是那一口“信心”。

其实也就是把贸易和民企的窗口打开,这座城市就会开始腾跃。

(二)教育程度分布

广州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彰显城市人才储备与创新实力。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 509.45 万人,每 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2010 年的 19228 人上升为 27277 人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10.84 年提高至 11.61 年。

真感叹一句,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但这种人肉电池的补充,也让这座城市的转速越来越快。

04

基于规划的人口预测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比于18年的版本,把广州常驻人口的目标从2000万提升到了2200万人,增加了200万人口。

对管理服务人口的都数量,则从2500万提升到了3000万人。

既是一个预期,也是能见到的趋势。

有人说广州房价低,不如其他几个一线城市。

只是深想一下,高人口低房价其实是一个维持不了许久的状态。人多了自然会勾兑出新的增长可能,或者说发展机会。

结果自然就形成了拥挤效应,价格就会水涨船高。

况且如果以赚钱来算,涨幅高才是收益。

买的便宜,卖的贵,才是收益。买的贵,卖的贵,只是面子上好看。

一线的资产收益预期里,广州会优于其他三座城市。

希望我的知识和经验能帮你解决买房路上的难题,让你买房时候更少困惑也更踏实。

(2025.1.17 单敏 minlmf)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