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单敏。
一个在广州解决买房和贷款难题的家伙。
欢迎新朋友了解我:
上一篇文章:
这几天市局的号都很难排,这也算市场信号吧。
一线的火热和舆论的冷嘲热讽形成了鲜明对比。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大家随便看看。
客户说,单敏你说买那种跌的少的小区好,还是买那种大型小区好啊?
因为那种大型小区很多都跌的很厉害,我还是有点担心买了会不会把自己埋进去。
单敏说,其实角度不应该这样子去算,你有点被“价格”的概念给绑架了。
实际上,最后一个成交价,不代表最近成交价。看着最后成交的价格没跌,事实上成交时间已经是大半年前。
这时候不是没跌,而是没成交。
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不用去看那里跌没跌,这算是陷入了“知识的诅咒”的陷阱了。
过度关注指标了。
既然是买房,我们最终要的还是那句话,买的有性价比。
意思是,同样的总价买最值得买的那套房子。
有些零散小区,不跌的原因是,因为盘子小,没有急卖的业主。
所以会出现一段时间内依旧没有特别值得买的盘。
整个交易出现了停滞效应。
而大盘小区因为户数极大,总有比较急卖的业主。
这些业主想要短时间内售卖,那就需要有足够让现在买家冲动的价格才能够快速卖出。
一个没有急卖的业主,一个有急卖的业主。
我们只看哪套更值得买,而不是跌没跌。
比如一个次新小区是大盘,一个普通小区是冷门盘。
但两边120方的房子,楼层都是10楼,都是4房,都是南向。
两套价格都是500万。
你会选哪个?
不要去按着所谓“投资者的思维”,假装真的很懂数据一样。要去挑那个旧小区,在数据面上,这小区没跌。
老老实实的用常识,像个刚需自住的小家庭一样,踏踏实实的去看。
实实在在的思考下,什么价钱到底买了什么货。
我和客户去买房,不会说这套很好所以很值得买。
只有是,现在这个总价段,这套很值得买。
原因是,它能吊打同价位段的其他房子。包括附近几个小区的,也是它最优。
不讲价格的买房建议,都是耍流氓。
当然,有没有出现客户就想要买那套贵的。
那肯定有的。
有些时候,客户很喜欢一套房子,但业主就是不让价。整个小区同户型都没笋盘。
在客户最后拍板前,我都还是把附近同价位段的小区里面房源都再扫一遍,看看有没有更笋的。
让客户一起去看下,看看是不是他的更好的选择。
就算这些笋盘他都没看上,最起码他能对现在市场最有性价比的那批房子是什么价,能做到心理有数。
就像这次你很喜欢盈彩,我还是让你把骏景这几套笋盘也看完一样。
车陂和东圃两个板块,都有很强的替代性。
同板块内这两个小区之间会有很多对手,但目前这个总价段出现笋盘的都集中在这两个小区。
其他几个我去看了,价格虽然接近,但综合分数我还是觉得不如我们这几天看的这几套。
所以最起码把骏景的几套给看齐了,补齐你的信息差。
客户说,最后一套确实值得作为备选。
单敏说,这也就在保证你有足够的信息量的情况下,我也就知道你更喜欢哪几套房子,哪些是你的优选。
接下来我的工作优先次序也就清楚了,知道怎么帮你去做推进和执行了。
最后这几套业主,我跟他们去真刀真枪砍价的时候,也能更有集中攻击的目标,效果会更好。
有集中性,就有办法知道最后这几家谁最有可能性,同时也能在探到底线后,有概率能击穿个惊喜价出来。
甚至是打出小区历史低价。
那这时候,到底是这些笋盘小区跌了呢?还是我们买到了更有价值的货了呢?
两个答案都是Yes,因为我们买到笋盘,就代表这个小区的价格被击穿了。
但重点的问题是,这次买的值不值。
那当然是值得啦。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能做出更准确的决定,而不是为了比赛拿到哪个指标,也不是符合某些标准。
因为读太多书而导致固步自封了,那就是你给自己下了知识的诅咒。
这时要时时刻刻避免和警惕的事情来的。
欢迎有买房需求的朋友,预约我的个人咨询。
希望我的知识和经验能帮你解决买房路上的难题,让你走上财富快车道。
私聊“进群”,持续分享房产内容。
(2025.1.7 单敏 minl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