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春白茶与秋白茶,是季节性分明的两款茶。
春白茶茶茶多酚丰富,滋味鲜爽;秋白茶果胶物质丰富,入口甘醇。
作为喝茶的必备技能,我们有必要了解春白茶与秋白茶的之间区别。如此,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做出选择,避免选茶时的纠结。

细细梳理下来,整理出关于春白茶与秋白茶的这7个细节,一次全部说清,简单理清购茶思路。
-❶-
春白茶
Q1春白茶和绿茶是不是差不过?
中国六大茶类界限分明,白茶便是白茶,绿茶就是绿茶,不能混为一谈。
并且白茶与绿茶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的茶树品种,制茶方式,发酵程度,主要产区的维度都有着很大的分别。

白茶以福鼎大白、大毫为主要原料,采用萎凋、干燥的方式制作的微发酵茶类,主要产区位于福鼎、政和等地区。
绿茶则是以杀青、揉捻、干燥为主要制茶工艺的不发酵茶类,在中国广泛种植,主要产区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等。

如果非要说口感上有相似之处,那应该是高山白毫银针与白牡丹极致的鲜爽,会让人产生几分类似喝高品质明前绿茶的类似感。
但是从多个角度细细品味和感受,就会发现白茶与绿茶的香气、滋味、韵味都有着独特性。
例如,春白茶的茶香以毫香、花香、竹林香等系列香型为主,鲜香无比。而炒青绿茶常见的火香、板栗香、清香、嫩香、兰香等,与白茶又是不一样的风味。

Q2春茶中的白毫银针、牡丹王,只能趁鲜喝?
非也。这也是白茶与绿茶的另一重要区别,它们的试饮期不同。
经过杀青的绿茶,更看中“鲜”,所以需要趁早喝,及时喝,以当年上新为主推,龙井、碧螺春、毛尖、毛峰等各式绿茶,多数推荐当年内饮用。
而白茶则不同,新茶、老茶都有自己的风采,都值得品饮。特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推荐长久收藏,从新到老,不同阶段的白茶拥有不同风味魅力。

从新白茶到老白茶的岁月转换中,高品质白茶的鲜爽感并不会陡然消失,而是逐步演变,从鲜爽到鲜醇再到醇润,一步步的变化,让“鲜”以不同的味蕾表现形式存在。
只要品质基础好,后期储存到位,哪怕储存超过十几年陈的老白茶,照样风味绝佳!

Q3存放时间在三年以内的白茶,都属于新茶?
其实,在新白茶与老白茶之间,还存在着另一个概念,那便是“陈白茶”。
我们平常说的新白茶,一般指当年采摘制作的白茶;老白茶指的是陈放3年及以上的白茶。在存茶时间在1-3年之间的便是“陈白茶”。
新白茶的普遍品质特征是鲜爽清甜,经过长久存放,醇厚甘香的滋味日益突显。


介于二者之间的陈白茶,处于过渡期,鲜爽未褪,陈韵初显,既保留5分新茶的清新,又初具5分老茶的甘醇,喝起来更具性价。
Q4白毫银针适合当口粮茶吗?
口粮茶的概念大家想必是非常熟悉了,能当做口粮茶的一定是日常消耗量大,能消费的起的茶。
白茶三大品类中,哪种茶更适合作为口粮茶,并没有固定的限制,关键看自己的喜好,以及购茶预算。

如果买茶预算有限,更推荐以白牡丹、寿眉作为口粮茶,百元的价格就能买到心仪的茶品,也合适日常大量消耗。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那就可以大胆的选择白毫银针作为日常口粮茶,选择白毫银针新茶,预售购买,更为合适。

或者是喝茶喝“精”一些,选择一些小克重的银针,买一小罐100g左右的白毫银针,也能喝上一段时间,偶尔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
-❶-
秋白茶
Q5白茶中秋白茶是不是没有春白茶好?
这是个要多方面考虑的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
有句话叫“春水秋香”,春白茶与秋白茶的采摘时间不同,生长时期的气候条件不同,让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风采,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对比优劣。

春天的天气温度较低,降水多,相对低温导致茶叶生长缓慢,有利于维持新梢组织中高浓度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适宜氨基酸和香气物质的形成。
故而,春白茶茶芽肥壮,内含物质丰富,清新、鲜爽,拥有鲜活的汤感与滋味,喜欢这些特点的可以选择春白茶。
秋天降水减少,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积攒储蓄包括芳香物质、胶质物、可溶性糖在内的系列风味物质。

因此,秋白茶的香气更突出,又香又醇,茶汤醇柔美妙,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Q6秋白茶压饼后品质更好?
很多茶友有着一个买茶思维习惯,那就是买春茶优先考虑白毫银针、白牡丹散茶,买秋茶则以规整圆润的茶饼为主。

秋白茶以寿眉为主力军,寿眉叶片宽大,枝叶蓬松,不利于存放,压制成大小一致,规规整整的饼茶垒在一起,确实会更节省存茶空间,也更赏心悦目。
同时,散茶经过压饼后,茶味更沉稳成熟,别有一股韵味,转化速度也会提升……但是茶还是原来的茶,所以它们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仅仅是形态不同罢了。
买秋白茶,散茶饼茶各有千秋!

Q7秋白茶不喝新茶,放五年才好喝?
一款白茶好喝不好喝受多个因素影响,年份、泡茶手法、品茶时的心情都是影响因素。
而对于茶叶本身而言只要品质没有问题,不同阶段、不同品类、不同层面的白茶,拥有各不相同的风味闪光点。

秋白茶中的新茶也是如此。秋白茶新茶,茶汤的鲜爽程度上稍逊春茶,但较量起茶汤的淳和、细软、甜淳、花香馥郁明媚程度等,半点不落下风。
等存满5年之后再开箱品饮,又是新的一番体验,主打香型从花香转变成沉稳的药香与陈香,连茶汤当中,也能感受到明显的陈韵。

日积月累间,从新茶跨越到老茶,一款白茶能慢慢实现整体风味蜕变。
只要是高山原料,工艺到位,储存良好,不管是新茶老茶,都不存在“不好喝”的问题,只是滋味亮点有所区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