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股份是一家专注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成立,2023年9月20日上市。
中研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谢怀杰、谢雨凝、毕鑫。谢怀杰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3.94%的股份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谢雨凝为谢怀杰女儿,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1.81%的股份并担任公司董事;毕鑫为谢怀杰女婿,直接持有公司0.03%的股份并担任公司董事。三人合计持有公司45.78%的股份。
一、公司管理水平:
- 技术管理方面: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产品获得吉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还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牵头制定了PEEK的首套国家标准,显示出其在技术研发管理上的实力。
- 质量管理方面:2024年9月10日,中研股份正式通过IATF 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是针对汽车供应链组织的国际性质量管理标准,体现了其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 成本管理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效能上的提升,说明其在成本管理方面有一定成效。
二、公司发展历程重要大事:
2006年:12月,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7-2008年:成功合成出PEEK树脂,掌握实验室制备工艺,形成独立的PEEK合成技术路线。
2010年:完成小试阶段研发,掌握50L反应釜的PEEK全套技术。
2014年:初步掌握5000L反应釜技术,实现PEEK树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015年: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2023年:5月1日,中研股份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PEEK首套国家标准《塑料聚醚醚酮(PEEK)树脂》实施。8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9月20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2023年三季度:生产线由“单釜运行”升级为“双釜运行”,提升了PEEK产品批次稳定性、纯度品质、颜色一致性等指标。
2024年:9月10日,正式通过IATF 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2月,拟以自有资金出资3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研(长春)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护城河: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优势:在无成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实现了聚合反应缩合剂理论、二步法合成方法、大型反应器合成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创新,拥有全流程国产化的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产品质量优势:PEEK产品熔体稳定性出色,能长时间保持初始流动性;熔指和黏度平衡良好;批次间稳定性好,指标一致性高;结晶速率快,支化水平低,凝胶数量少,分子链规整,结晶度更高。
- 产品线丰富优势:形成了纯树脂粗粉、纯树脂细粉、纯树脂颗粒、玻纤增强颗粒、碳纤增强颗粒、耐磨增强颗粒等52个规格牌号产品体系,可满足注塑、挤出、模压、喷涂等加工及不同下游应用需求。
- 行业地位优势:是国内最大、全球前四的PEEK生产商,也是国内PEEK年产量最大的企业,是继英国威格斯后全球第2家能够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PEEK聚合生产的企业。
公司护城河
- 技术壁垒:PEEK生产技术难度大,中研股份拥有五项核心技术和十一项发明专利,掌握从原材料、设备到终端产品的一体化研发制造能力,后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
- 客户资源:与特斯拉等巨头企业以及康拓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国内知名企业,在人形机器人、医疗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合作关系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 品牌与认证: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制定PEEK的国家标准,通过IATF 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专业声誉。
四、公司的竞争对手及竞争优势:
- 英国威格斯(Victrex):全球最大的PEEK生产商,2022年产能达8650吨/年,发展历史悠久,在全球PEEK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极高。在医疗级PEEK产品领域有深厚积累,产品质量和性能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成熟稳定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客户群体。
- 比利时索尔维(Solvay):作为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在PEEK生产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2022年PEEK产能2500吨/年,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
- 德国赢创(Evonik):2022年PEEK产能1800吨/年,在特种化学品领域技术实力雄厚,在PEEK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研发团队,能够不断推出高性能的PEEK产品,以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在市场上拥有稳定的客户群。
- 长春吉大特塑:在国内PEEK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依托吉林大学的科研力量,在技术研发方面有一定优势,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一定基础,能够将科研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 浙江鹏孚隆:在PEEK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专注于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PEEK产品的应用开发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 山东浩然特塑:在国内PEEK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方面不断提升,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能够以较高的性价比为客户提供产品。
五、行业供求关系及前景分析:
供求关系
- 供应方面:全球范围内,掌握大规模工业化生产PEEK能力的企业较少,主要有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德国赢创和中国中研股份等。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中国PEEK材料产能约为6950吨,2024年约为9000吨,2025年约为10000吨。目前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如威格斯产能约7000吨、年销量约4000吨;赢创和索尔维产能约2000-2500吨、年销量约1000-1500吨。
- 需求方面:PEEK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医疗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PEEK材料可用于电机部件、轴承等;在医疗领域可用于医疗器械和植入物。据沙利文咨询预测,中国PEEK材料市场需求量将从2022年的2334吨增长至2027年的5079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8%。
行业前景
- 市场规模增长:全球PEEK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8-2022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至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01%。预计2024年PEEK市场规模将达56亿元,2029年或将达82.3亿元。
- 应用领域拓展: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PEEK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传统领域外,在人形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与碳纤维复合使用,提升了机器人的强度和灵活性。
- 政策支持有力:PEEK材料被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多个部门颁布了相关政策,推动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 国产替代加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下,PEEK材料的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国内企业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有望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六、存在哪些问题与负面信息?
- 业绩下滑问题: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2.43%、23.53%,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09.92万元,同比下滑4.24%;实现归母净利润1751.88万元,同比下滑25.82%。
- 信息披露问题:公司年报与招股书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复合增强类树脂产量增长数据、研发人员占比等。年报自身也存在诸多自相矛盾之处,如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数据、产品毛利率数据以及购买理财产品金额等方面都有冲突。
- 应收账款问题: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98.91%,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影响公司现金流和资金周转。
- 股价波动及市场信心问题:股价出现过较大幅度的下跌,如2025年1月27日股价下跌10.07%,主力资金净流出456.97万元,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似乎有所减弱。高市盈率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能否匹配估值的质疑。
七、公司的合理估值
市盈率法
- 同行业公司如国恩股份为11.70,禾昌聚合为15.41。中研股份所在的PEEK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技术壁垒,考虑其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参考行业平均PE(TTM)57.83和行业中值34.54。若假设其未来业绩能保持稳定增长,取40-60倍市盈率较为合理。以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985.16万元为基础,年化净利润约为4000万元左右,对应合理估值在16-24亿元。
市净率法
- 行业平均市净率为2.95,行业中值为2.14。中研股份市净率为3.94。考虑到其资产质量和行业地位,若按合理市净率2.5-3.5倍计算,以2024年数据假设每股净资产10元左右(参考过往数据及行业情况),总股本1.22亿股,合理估值在30.5-42.7亿元。
市销率法
- 行业没有特别精准可对比的市销率数据,中研股份自身市销率在15左右。假设未来公司营收增长稳定,若给予10-12倍市销率,以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93亿元为基础,年化营收约2.6亿元左右,对应估值在26-31.2亿元。
综合考虑以上多种估值方法,中研股份的合理估值可能在26-35亿元之间。但需注意,估值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业绩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估值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