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掘的上市公司是维信诺。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公司以“拓展视界,提升人类视觉享受”为愿景,“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OLED产业”为使命,专注OLED事业20余年,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球OLED产业领军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一、业务板块及行业地位
业务板块
- OLED显示材料、显示屏及显示模组:国内最早从事OLED显示模组研发和生产的厂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等领域。
行业地位
- 技术创新方面:推出ViP技术,用光刻图形法实现OLED发光像素制备,解决传统蒸镀技术对产品尺寸和分辨率的限制。还发布了全新发光材料体系Foremost(F1)及多种调光护眼方案。
- 标准制定方面:主导、参与制定了4项OLED国际标准和7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
- 市场份额方面:2017年AMOLED出货面积超3万平方米,以38.9%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企业首位。2021年,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
- 行业影响力方面:起源于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在OLED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与荣耀、中兴、努比亚、OPPO、vivo、小米等头部品牌终端厂商保持密切合作,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品牌旗舰产品。
二、公司产品柔性AMOLED与Mini LED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
- 显示效果:柔性AMOLED黑色显示更纯净,色彩鲜艳,响应速度极快;Mini LED在高亮度下能呈现出更清晰、明亮的画面,但黑色显示可能有漏光现象。
- 柔性特性:柔性AMOLED可实现弯曲、折叠等特殊形态,在折叠屏手机等产品上优势明显;Mini LED通常用于刚性显示产品,实现柔性难度大、成本高。
- 寿命与烧屏:柔性AMOLED长时间显示固定画面可能出现烧屏现象;Mini LED不存在烧屏问题,寿命相对较长。
-柔性AMOLED的主要生产企业有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乐金显示、TCL华星、深天马等。Mini LED的主要生产企业有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京东方、TCL华星、洲明科技、兆驰光元等。
三、行业位置、上下游、供需及行业前景
行业位置
维信诺是OLED显示领域的重要企业,2024年第三季度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市场份额达到13.8%,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在全球AM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上下游情况
- 上游:主要包括OLED材料供应商、玻璃基板供应商、驱动IC供应商、生产设备制造商等。公司正在积极推动OLED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国产替代。
- 下游: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客户包括荣耀、vivo、小米、OPPO等头部品牌终端厂商。
供需情况
- 供应方面:维信诺不断提升产能,如合肥维信诺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总产能为3万片/月。
- 需求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对OLED面板需求的持续向好,以及折叠手机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OLED面板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需求增长点。
行业前景
- 市场空间广阔:全球OLED面板在手机端渗透率不断提升,2025年将达到近60%,中国市场OLED智能手机面板渗透率将会更高,或接近70%。
- 技术创新驱动:首发MLA+ COE和UBA+COE的低功耗高性能产品组合解决方案等。
四、实控人、创业历程、管理水平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西藏知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发展经历:维信诺从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起步,于2018年借壳黑牛食品上市。
- 管理能力:从财务角度看,维信诺近年面临持续亏损、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反映出公司整体管理在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提升等方面有可提升空间,也有受行业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影响。
五、发展历程及重大事件
初步发展
- 1996年:6月,维信诺前身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成立。
- 2001年:12月,北京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 2003年:完成了OLED生产工艺技术的集成,实现了OLED屏及模块的小批量生产和销售。
- 2009年:6月,维信诺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双面显示产品也随之推出。
快速发展
- 2010年:维信诺公司与昆山工研院联合成立的昆山平板显示中心建成了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生产线,最大可生产17英寸的OLED显示屏。
- 2011年:研制成功国内首款12英寸AMOLED显示屏;自主研发的OLED照明产品小批量供应市场。
- 2014年:12月,建成中国大陆第一条专业5.5代AMOLED生产线。
- 2017年:维信诺AMOLED出货面积超3万平方米,以38.9%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企业首位。
- 2018年:5月17日,维信诺自主设计、主持建设的第六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在河北启动运行;6月19日,黑牛食品正式更名为“维信诺”,公司正式完成资本市场布局。
稳步发展
- 2020年:12月,建成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和维信诺(合肥)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
- 2021年:6月,建成中国大陆第一条Micro-LED中试生产线。
- 2022年:2月22日,发布国内首款1Hz低功耗AMOLED显示屏;5月,制定“一强两新”发展战略;10月,进入OPPO供应链,获得大额订单。
- 2023年:12月,建成维信诺(合肥)第6代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
- 2024年:1月31日,宣布全球首发中尺寸宽频LTPS技术(低温多晶硅);推出新一代发光材料体系F1。LTPS技术凭借其高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现代显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显示设备的轻薄化、高分辨率和低功耗发展。
六、核心人员及团队稳定性
核心人员
- 张德强:维信诺董事长,是公司核心创始团队成员,从2001年公司成立起就参与其中,在OLED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 高裕弟:曾是维信诺核心技术人员,早期加入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后成为维信诺骨干,在柔性OLED技术等方面有卓越贡献,后成为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实控人。
团队稳定性
- 从历史角度看:自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起步,到2001年维信诺成立,核心团队如邱勇、张德强等一直坚守。
- 从激励机制看: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措施来吸引和保留人才。虽2024年有5名员工离职导致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但从整体来看,激励机制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从技术创新看:维信诺持续推出创新成果,2024年发布全新发光材料体系F1和业界最全、最先进的调光护眼方案等,说明其核心研发团队稳定,能持续进行技术攻关。
七、核心竞争力、主要对手及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研发:拥有16000余项与OLED相关的专利,发明专利占比84%,在低功耗、全面屏、高画质与显示集成等技术领域储备充足。
- 市场拓展:与荣耀、小米、OPPO、vivo等众多知名品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多个领域。
主要对手
- 三星显示:全球OLED行业的巨头,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AMOLED屏幕的产能和高端产品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 京东方:国内显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OLED和LCD等多种显示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布局,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
- LG:在OLED显示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尤其在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表现出色,是维信诺在OLED市场的重要竞争对手。
竞争优势
- 技术创新优势:是我国最早从事OLED产业化的企业,柔性AMOLED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拥有20项全球“第一”,50项全国“首创”,并主导制修订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 产品差异化优势:推出了如柔性AMOLED口袋卷曲投幕、超高刷新率电竞屏等特色产品,还积极布局屏下摄像、折叠屏等前沿技术领域,满足了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八、最新财报分析
整体业绩表现
- 营收增长: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为77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29.94%至35.00%。这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向好,公司出货量得以提升,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有一定成效。
- 持续亏损: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亿元-28亿元,延续了过往的亏损态势。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84亿元人民币,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达91.13亿元,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
财务指标分析
- 资产负债率:2024年三季度已达77.85%,近些年来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48.29%飙升至此,表明公司债务负担较重,可能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和偿债压力。
- 现金流状况:以2024年三季度为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上年同期的-6.91亿元大幅改善至本报告期的5.86亿元,增幅为184.88%,体现公司运营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有一定提升。
行业对比
与京东方等同行相比,京东方2024年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55亿元,经营业绩显著提升,而维信诺仍处于亏损状态,在盈利能力上差距明显。不过维信诺在OLED市场有一定份额,2024年上半年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市场份额升至11.3%,在行业中也占据一定地位。
九、存在的问题、负面信息
- 财务方面: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84亿元,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达91.13亿元。
- 市场竞争方面:在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虽排名第三,但面临三星和京东方等强劲对手,市场份额增长空间有限。
- 项目推进方面:斥资550亿元投建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新产线能否顺利投产,运营,打到预期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 技术转化方面: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推出多项技术创新,但截至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1.49%,技术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
十、挑战与展望:
挑战
- 财务压力: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8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2024年三季度已达77.85%。
- 竞争激烈:面临三星显示、京东方等强大对手,在市场份额、技术研发等方面竞争压力大。
- 技术替代:Mini LED等新兴显示技术发展,对OLED技术有替代威胁。
未来展望
- 市场机遇:AMOLED市场处于高速扩张期,智能手机面板需求旺盛,折叠手机市场增长快,车载显示等中尺寸应用迎来加速导入拐点。
- 发展方向:继续深耕OLED技术,投资建设8.6代AMOLED生产线,布局Micro LED等新兴技术,推动绿色显示技术研发。
附:国内Mini LED的生产企业简介:
- 芯片制造企业:三安光电是全球LED芯片龙头企业,技术和产能都处于领先地位;华灿光电在LED芯片领域市占率较高,在Mini LED芯片方面也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兆驰半导体在Mini LED芯片尺寸上实现突破,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数字智能LED芯片生产基地之一。
-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企业:京东方是显示行业巨头,在Mini LED的研发和生产上投入大,产品应用广泛;TCL华星在Mini LED电视等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万象分区技术等;瑞华光电新增多条Mini LED生产线,主要生产显示屏背光光源。
- 封装企业:洲明科技在Mini/Micro LED的COB和MIP技术上齐头并进,产品应用场景广;兆驰光元是国内较早实现Mini LED背光量产的企业之一,其Mini LED背光模组市场份额较大。
- PCB企业:鹏鼎控股是全球最大的PCB生产企业之一,在Mini LED的PCB供应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胜宏科技、奥士康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Mini LED相关的PCB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