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情路坎坷更遭到过军统戴笠的软禁,临终遗言“蝴蝶要飞走了”

睿昊聊历史 2023-06-11 02:40:09

在表面光鲜亮丽实则纷繁复杂的中华民国,涌现出了许多风华绝代的佳人,个个都堪称那个时代的顶流,丝毫不逊色于现如今的杨幂、赵丽颖、刘亦菲、唐嫣、古力娜扎和迪丽热巴等人。其中,“默片女王”阮玲玉、“内外兼修”林徽因、“交际名媛”陆小曼、“名门才女”蒋英、“神韵画师”潘素、“艺苑新葩”上官云珠、“金嗓子”周璇、“梦中情人”夏梦、“京剧名伶”孟小冬和“电影皇后”胡蝶,被公认为“民国十大美女”。

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回顾历史,着重讲述“电影皇后”胡蝶的一生,尤其是她与林雪怀、戴笠和潘有声的感情纠葛。为了抵制原文抄袭,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作为民国影坛的代表人物,胡蝶的名号可谓是如雷贯耳,既有过辉煌绚烂,也有过坎坷磨难。回顾她的一生,竟然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奇迹,比如“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主演”、“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主演”、“中国第一个出访国外的影星”、“中国第一位亚洲影后”……,难怪会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的葛丽泰·嘉宝”。

1908年3月23日,胡蝶出生于满清末期的上海,父亲名叫胡少贡,曾在京奉铁路担任总稽查。自幼开始,她便跟随父母辗转于天津、广州和北京等地居住,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还学会了天津话、广东话和北京话,为日后的电影台词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4年,胡蝶随父母迁回上海生活,外形靓丽的她憧憬着能够成为电影明星,故而考入了中华电影学校就读。对于女儿的选择,父亲胡少贡并不是特别支持,但也没有坚决予以反对。

凭借着刻苦努力和过人天赋,胡蝶很快就在学校脱颖而出,积极寻找可以出镜的机会。在父亲的帮助下,她以配角的身份参演了由徐欣夫执导和王元龙主演的电影《战功》,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1925年4月,友联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胡蝶与之签约后成为了专业的演员,第一次作为女主角出演了悲剧电影《秋扇怨》。期间,她与男主角林雪怀因戏生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段恋情当中。

1928年春,胡蝶和林雪怀在上海订婚,更在四川路的月宫舞厅举行了盛大舞会,到场的宾客多达1000多人。为了向未婚妻表达浓浓的爱意,他还买了一辆汽车专程接送她上下班,简直是羡煞旁人。

胡蝶改与明星影片公司签约后,与同样炙手可热的阮玲玉一起出演了《白云塔》,演技与知名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930年,她参演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成功塑造了遭受虐待却无怨无悔的歌女形象,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影坛地位。

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对于演员台词功底的要求越来越高,胡蝶的演绎之路也越来越宽。但是,林雪怀却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越走越窄,无戏可拍的他只能无奈退出了影坛。

胡蝶为了支持未婚夫的事业,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开办了“胡蝶百货商场”并交由林雪怀全权负责。不过,由于地位悬殊,由于聚少离多,二人的感情已经亮起了红灯。

林雪怀不仅没有经营好商场,而且还因为无良小报刊登的胡蝶绯闻而醋意大发,单方面解除了婚约。盛怒之下,她直接将对方告上了法庭,还要求赔付挥霍的所有钱款,成为了轰动上海的“蝶雪解约案”。

1929年,胡蝶和潘有声在一个私人舞会上相遇,二人互生好感并且开始交往。不过,由于上一段恋情太过于狗血,她面对新的恋情显得非常谨慎,确定恋爱关系后也迟迟不敢走入婚姻的殿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和花谷正等中下级军官密谋,越过参谋本部直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时,东北军有正规部队27万,还拥有飞机、坦克和大炮等先进武器,而日军仅有1万多的正规部队,双方差距一目了然。

面对日寇的侵略,东北军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尽皆沦丧,致使数千万同胞成为亡国奴。当时盛传,事变爆发之时张学良正在北平的六国饭店与胡蝶共舞,闻讯后才仓促向国民政府求援。

“九·一八事变”后,愤怒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示威游行,抗议国民政府的卑躬屈膝和软弱可欺。而且,报纸头条还刊登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标题,将矛头对准了胡蝶,对准了明星影片公司。甚至于,民间还流传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的打油诗。

就这样,胡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千夫所指的“荡妇”。冤枉吗?冤枉!

实际上,胡蝶当天并不在北平,而是在天津拍戏,许多的演职人员均可以作证。这件事之所以被传得有鼻子有眼,完全是日本通讯社为了造谣中伤张学良,以便引起国人对他的愤恨从而达到转移矛盾的目的。

1931年11月21日和11月22日,明星影片公司连续两天发表声明公开辟谣,表示胡蝶不仅没有与张学良跳过舞,甚至二人从未谋面。几个月后,伴随着日寇虎视眈眈华北地区,这件事才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胡蝶

“一·二八事变”后,民众逐渐对先前的武打片、言情片和鬼怪片都失去了兴趣,宣扬爱国主义的左翼电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期间,胡蝶接拍了那部堪称她巅峰之作的电影《姊妹花》,极大地迎合了那个特殊的政治环境,也间接抨击了调和主义的幻想情绪。

1933年,上海《明星日报》发起了“电影皇后”的投票选举活动,胡蝶力压阮玲玉和周璇等人成功当选。不过,她在国难之下却并不愿意接受这个头衔,只是迫于各方压力才不得不出席领奖,当众演唱了由安娥作词和任光作曲的《最后一声》以表明自己的爱国心迹:

恕我心不宁,神不静

这是我最后一声

您对着这绿酒红灯,想到东北的怨鬼悲鸣

莫待明朝,国破恨永存

今宵红楼梦未惊,看四海沸腾

紧备着,冲锋陷敌阵

我本不能和你婆娑舞沉沦

再会吧,我的先生

我们得要战争,战争里解放我们

拼得鲜血染遍大地,为着民族争最后光明

1935年4月,苏联举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以纪念“苏联电影诞生15周年”。胡蝶作为国民政府代表团中唯一的电影演员,应邀携《姊妹花》和《渔光曲》等片前赴莫斯科参加这项活动。

胡蝶和潘有声结婚

同年11月,胡蝶和潘有声终于结束了长达六年的恋情,在上海圣三一教堂举办了西式婚礼。婚后,他继续从事洋行和实业的生意,而她则继续参加影片的拍摄,多么希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可是,命运总是这般无常!

1937年7月7日,驻扎在华北地区的日本驻屯军通过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以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前线的一名区区联队长牟田口廉竟然直接下令炮击,从而引发了“卢沟桥事变”。

面对日寇的步步入侵,国民政府采纳了蒋百里的建议,希望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迫其由东向西进行攻击,从而决定率先发起“淞沪会战”。会战爆发后,明星影片公司被炮火毁于一旦,胡蝶也同丈夫潘有声逃到了香港避难。

胡蝶剧照

在香港期间,胡蝶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先后拍摄了《绝代佳人》和《孔雀东南飞》等片,还积极向国内捐款捐物以支援抗战。不过,她的平静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1941年12月,在日本海军统帅永野修身大将的支持下,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调集了6艘航空母舰和350多架战机发动了偷袭珍珠港的战役,就此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到了12月25日,随着港督杨慕琦宣布投降,日军取代英军占领了香港。

得知著名影星胡蝶正居住在此,日军报道部艺能班长和久田幸助多次闯进她的住所拜访,极力劝说能够作为亲善大使合作拍片却遭到了婉拒。她以怀孕为由,一面虚与委蛇拖延时间,一面紧锣密鼓筹备回国事宜,还得到了梅兰芳的大力帮助。

在逃离香港前夕,胡蝶将自己的贵重行李打包了三十个箱子,委托杨惠敏代为托运和护送。不过,当她成功抵达内地后,却意外得知这些行李都被沿途的土匪和国军劫走,为了查出内情和寻找失物只能求助于军统的戴笠。

戴笠虽然阴险狡诈和辣手无情,但却是一个十足的好色之徒,早就对胡蝶这个“电影皇后”垂涎已久。为了讨好女神,他当即就同意帮忙,还不分青红皂白逮捕了杨惠敏进行严刑拷打,可始终都没有理出头绪。

眼见胡蝶的行李无法追回,戴笠索性按照她开列的失物清单从国外火速购回补齐,而且还刻意增加了不少的金银首饰。当看到找回的“失物”时,她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但却依然还是笑纳了对方的“好意”。

正是这种贪婪,胡蝶开始了自己的厄运,因为戴笠从来就不是一个不求回报的人。如何回报?

重庆作为战时陪都,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自然需要军统进行严密布控。为了继续接近胡蝶,戴笠指派特务偷偷在潘有声的公司中藏匿了枪支,还以此为借口将人抓走审问,污蔑他是敌特间谍。

胡蝶只能再次求助于戴笠,军统自然很快就释放了潘有声。紧接着,戴老板以安全为由邀请她和丈夫共同入住中美合作所内的杨家山公馆,而且频频前来“作客”,意图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为了清除潘有声这个障碍物,戴笠办妥了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滇缅公路特别通行证”,打发他前往大西南去赚钱发财。此后,胡蝶开始委身于戴老板,成为了他包养的情妇。

在日复一日和年复一年的相处中,戴笠对胡蝶逐渐从生理欲望转变为感情寄托,真正爱上了这个女人。与此同时,她的丈夫潘有声却是敢怒不敢言,只得远离重庆返回上海居住。

抗战胜利后,戴笠准备与胡蝶正式结婚,嘱咐她先行飞往上海与潘有声办理离婚手续。迫于军统的权势,夫妻二人见面后只能抱头痛哭,悔恨当初不该返回国内,更不该招惹魔头,她含泪表示:

姓戴的只能霸占我的身体,却霸占不了我的心。有声,我的心永远属于你。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戴笠却出事了。1946年3月17日,他乘坐的C47型222号专机从北平飞抵南京时遭遇大雾,因为撞到岱山而机毁人亡。

得知戴笠已经殒命,位于上海的胡蝶大哭一场,但更多的眼泪却是为自己而流。回顾这几年的遭遇,她像金丝雀一样被囚禁,不仅没有自由,而且还离开了自己的事业,更离开了自己的爱人。

胡蝶

在好友张蕙和丈夫黄先鹏的努力下,潘有声找到了胡蝶寻求复合,这对夫妻终于再续前缘。起初,她和他都准备继续留在上海生活,直到几个月后才萌生了前往香港的想法。

原来,随着戴笠的意外离世,随着军统改编为保密局,一些八卦小报开始频频发表各种花边新闻。胡蝶对于“人言可畏”这四个字是深有体会的,好友阮玲玉当年就是因为不堪忍受这些流言才自杀。因此,她颇有感触地对潘有声表示:

他们不断捕风捉影,若有一天我的事情被刊登,舆论一定会沸沸扬扬,种种脏水也会泼到我身上,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呢?

经过商量,胡蝶和潘有声决定离开这处是非之地和伤心之地,一起前往香港去重新开始。她继续投身于电影事业,而他则重操旧业开办洋行。

潘有声深知,胡蝶养尊处优惯了,对于物质的要求很高。因此,他对于入港后的窘境非常自责,几乎耗尽全力去经营洋行,终于积劳成疾而病倒了,还被确诊为肝癌的晚期。

潘有声住院期间,胡蝶推掉了所有工作一心一意陪护在侧,悉心照料着重病的丈夫。不过,他的病势还是越来越重,看着为照顾自己而憔悴不堪的妻子愧疚不已,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潘有声病逝后,胡蝶很长时间都没能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数年以后才迫于生计而重返影坛。1960年,她凭借着《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魅力。不过,在拍完《塔里的女人》后决定彻底息影,那一年也不过58岁。

胡蝶和潘有声收养了一双儿女,成为她在晚年最大的依靠和寄托。随着两个孩子相继成人并且出国定居,她独自留在香港生活非常孤独,于是移居到了加拿大和他们一起生活。

在加拿大安顿好自己后,胡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丈夫潘有声的骨灰迁葬到温哥华的科士兰公墓。此后,她经常穿着时髦的衣裳和画着精致的妆容前来墓地祭拜,每次都徘徊许久才会离开。

除了想念丈夫潘有声,胡蝶还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多次都希望回国看看却未能成行。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她充满遗憾地写道:

人生的安排是由于际遇还是命运?我又何曾想到会远离故国,寄居在北美温哥华这座海滨城市呢。据说,这里的地形就像是摊开的右手,手指方向是伸向太平洋彼岸的亚洲,伸向了中国。

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为中风并发心脏病而在温哥华病逝,就此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人生。就在离世前,她还喃喃自语道:“快看,蝴蝶要飞走了”!

胡蝶过世后,子女们遵照遗嘱将她葬在潘有声墓地的旁侧,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了。墓碑为青铜质地,镌刻了夫姓及小名“潘宝娟之墓”,下方还刻有“胡蝶”二字。

胡蝶和胡友松

胡蝶只生养过一个女儿名叫胡友松,但从未公开过生身父亲的名字,很多人推测是戴笠。这个孩子非常苦命,六岁时就因为严重的湿疹无法前往南方生活而与母亲分离,只能被寄养在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的北平寓所。

新中国成立后,胡友松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卫校并且成为了积水潭医院的一名护士。不过,在那个讲究出身和成分的年代,她长期都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虽然遗传了母亲胡蝶的基因而面容姣好,但直到27岁时依然没有婚配。

李宗仁和胡友松

郭德洁病逝后,胡友松经程思远介绍而嫁给了已经75岁的李宗仁。丈夫去世后,她主动捐献了所有的存款和文物,自己依靠工资过着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还在退休后研习佛法和寄情书画。

作为民国时期的顶流,胡蝶的一生充满了话题,也充满了争议,无论是在感情、名节和人品等方面都遭到过质疑。不过,她却尽力去坦然面对,还留下了这样的感慨:

我只是一个女人,没有义务活出别人眼中的样子,不需要向谁证明我的名节、人品,只要做自己就好。

胡蝶

对于胡蝶的评价有很多,正面的和负面的都不在少数,基本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写出《金粉世家》的文学大师张恨水对她的评价最为中肯:​

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0 阅读:45